


黔鄂民间歌曲艺术特色对比研究
舒童(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武汉430056)民族歌曲是中国最早的音乐门类之一,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在传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种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虽不是专业的音乐门类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以中国艺术歌曲《春思曲》为例
黄洁如(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700)美声唱法(Belcanto)起源于意大利,意思是美好的歌唱。中国的歌曲主要是以戏曲、民歌素材为主,我国的音乐家们接受、并且融合了西方的技巧方法,运用
青海互助土族民间故事长歌布柔哟之探析
谭新艳(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布柔哟》是青海省互助县土族自治区的民间故事长歌,是一首叙事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故事长歌,笔者通过实地的采风和资料收集,从《布柔哟》的故事解析、音乐特
管窥秦派二胡作品的地域文化内涵
石岩(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0)秦派二胡如今已是二胡艺术当中一个重要的地方流派。笔者试通过分析既有理论研究成果,阐释秦派二胡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拓宽秦派二胡的理论范畴,并为接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进入舞蹈课程资源系统研究
周慧敏(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二人台”是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形式,边歌边舞的艺术特征使其独具艺术魅力。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民间音乐进课堂也成为传承“
非遗与中小学音乐教育
时彬(晋城市第三中学校艺体中心,山西晋城048000)在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这是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认知民族与
浅谈二胡换把技术
邢璐(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换把是二胡演奏艺术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换把动作、换把音准及常见的妨碍换把动作的分析阐释,对二胡换把技术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与总结。二胡换把
对川西民族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几点拙见 ——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
康斯韵(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四川康定626001)民族音乐艺术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的进程中不断孕育和积累的文化及精神财富。而民族声乐艺术又是民族音乐艺术光辉灿烂的一部分
原生态舞蹈艺术之美 ——从山西民间舞蹈看原生态舞蹈文化的意义
刘冬(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1)山西是文化大省,舞蹈文化表现并不单一,从南边的质朴憨厚到北边的豪放热烈,都体现了山西民间舞蹈区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原生态的舞蹈艺术并没有多元的表演形式和
广灵秧歌的创作发展与艺术特点研析
樊宇红(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大同037009)广灵秧歌是山西地方戏剧种之一,也是雁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剧种,汇聚着浓厚的风土民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它的历史渊源流长,唱腔优美激昂,它的的创作发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