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可夫斯基与《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摘要:柴可夫斯基爱好从传说、神话,亦或人与统治者斗争的历史中取材创作,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去强调个人的抒情性,更多在作品中真实再现自己的亲身感受。因此他的音乐总是充满热忱真挚,发自身心,同时又不乏激荡人心
初探《迪亚贝利变奏曲》与《亨德尔主题变奏曲》的异同
【摘要】贝多芬,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对西欧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桥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不断发展,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的音乐道路,对世界音乐的
钢琴作品《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的音乐分析
【摘要】《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是陈培勋先生于1952年创作改编的钢琴作品之一。他将《双飞蝴蝶》与《水仙花》这两首极富有广东地方音乐特色的小调融为一体,本文从民族调式、复调旋律、线性思维、粤调风格四个方
《乌克兰主题变奏曲》音乐风格
一、前言《乌克兰主题变奏曲》是著名俄罗斯手风琴作曲家谢苗诺夫创作的一首根据乌克兰民歌改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技巧、多样的变奏方式,充分展现了乌克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独特的魅力。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查阅
海顿奏鸣曲的演奏特征——以海顿《bE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
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大师,他经历了古典主义从形成到发展的几十年。海顿一生以旺盛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探索了大小调体系的全部可能性,写下了104部交响曲、83首弦乐四重奏、62首钢琴
浅析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
摘要:约瑟夫·海顿(J.Haydn,1732~1809)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海顿交响曲的最高成就,是他在九十年代两次到英国旅居时应萨罗蒙之邀,应约而写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G大调第
阿尔班与《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
【摘要】JB阿尔班(1825年-1889年)所著的最著名的变奏曲之一,《威尼斯狂欢节幻想变奏曲》被众多的小号演奏者认为是演奏生涯中的必修一课。该曲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如何展现出曲目本身,包括其精湛的技巧,
中小学音乐作品中的美学渗透 ——以海顿《惊愕》第二乐章为例分析
我国从古至今就有着“以美育人”思想和文化传统,而音乐被看作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更加强调音乐的“美育”作用,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都要求体现“美育”。新版的音乐教材中更加重视音
浅析海顿钢琴奏鸣曲风格及演奏分析
摘要:海顿属于西方古典音乐领域著名的音乐家,因其在音域领域开创性的贡献,使得其被誉为“世界交响乐之父”。以往学术领域针对海顿音乐的研究,大多把研究的焦点关注在其管弦乐作品上,而缺乏对其钢琴曲作品的关注
《俄罗斯主题变奏曲》之分析
【摘要】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使我们对俄罗斯手风琴音乐有所认识,并能正确把握其音乐风格特征,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实现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关键词】俄罗斯;俄罗斯手风琴;变奏曲《俄罗斯主题变奏曲》是一首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