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钢琴课程问题(20)——绣花针的故事

发表时间:2025/04/29 03:30:09  浏览次数:136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这是一位德国上市公司的CFO在接受记着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我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的冲击。如果说我们在一个房间里掉了一枚绣花针,一个中国人跟一个德国人往往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找到这枚绣花针?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直奔主题,会以最快的方式、最小的代价、最少的时间找到这个针。往往我们会采取的方式:拿着吸铁石,在可能掉针的地方先找一边,如果找到了,马上就体现出效率了。当然也有可能找不到的时候,有可能满屋子地搜了一遍又一遍。这就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随机性比较强,人的因素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判断可能掉在哪儿,我判断用什么样的手段(拿一块吸铁石),来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但反观德国民族,碰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比较典型的方式,会把一个空屋子竖的线画好,横的线画好,把整个的地面分成不同的格子,他所做的就是从第一个格子做起去找,找不到打一个叉,第二个再找不到,再打一个叉。当然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讲,这样做会有一点烦琐,有可能我拿了一个吸铁石一秒钟不到就把绣花针找到了,为什么要一个格子、一个格子来做?是不是效率太低了?但如果从系统的角度来讲,有些时候恰恰不是如此。你想他这样一个格子、一个格子找过去,他总有在某一个格子里找到绣花针的时候,有可能是第一个格子他就找到了,跟中国人拿一块吸铁石同样的快。但他的方式,好在不会做重复的工作。一个格子如果找不到绣花针,绝对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反过头去重复地寻找。他整个的事情就划成不同的操作流程,只要按照这个流程一步一步地做,他保证这个事情是能够得到解决的。从总体上来将,每一个人都按照清晰的规则来做的话,总体上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效率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孩子练琴的问题就不难看出了。

       我常说:“一号傻瓜数遍数,二号傻瓜看时间,三号傻瓜又数遍数又看时间。”每天,都有无数的傻瓜练琴故事在上演。

       中国孩子练琴,总喜欢双手扒在琴上,逐个地找音,把它们全扒拉出来,就完事。——所以,永远不要指望他的演奏有质量,永远不要指望这个演奏中有音乐。

       我们一再讲,拿到一首新作品的基本练琴顺序。这里再重复一遍。

     (1)把旋律理清楚,单独弹准确。旋律多数情况在右手,但也有很多在左手,还有些是忽左忽右,还有些是一只手为主,另一只手偶然辅助。复调音乐会有两个、三个、四个甚至五个以上的声部,都要逐个理清楚。启蒙阶段的孩子节奏容易出问题,所以“数拍”或打节拍机最重要,基础阶段的孩子要尽可能把旋律演奏地有声有色,这时的你不是在演奏钢琴,而是“拉小提琴”,让旋律会歌唱,让旋律产生最大的表现力。至于指法、触键法、不要错音、尤其不要错调号音,这些当然自不必说了。

   (2)把和声理清楚。每一个和弦的和弦音、指法、节奏,都要不折不扣地弹对。优秀的学生还有明确这个和弦的名称以及它在调式音阶中的级数、功能(T、D、S)。这些功夫不会白下,有了这些理解,你才能真正读懂西方音乐的语法,才会举一反三,才会拿到一首但旋律就能配出合适的和声,弹出丰富的织体。这时的音乐演奏才是有创造力的,你的孩子的学习音乐才实现了它最终的功能——启发想像、开启创造力的大门。

      (3)双手一句一句地合练。控制好每一个旋律音符、每一个和声之间的层次关系,有力度的,更有音色的,在弹出每一音之前,脑子里、耳朵里先要听到那个音,弹出来以后你就能迅速地鉴别好坏,迅速调整。最优秀的小提琴家演奏的每一个音,发音后都会在你感觉不到的瞬间调整他的音准,钢琴音准没法调,可是音色力度是可控的,但是这一切都在触键之前就完成了,音一旦发出,就无法改变,所以如果你的耳朵里、脑子里没有预先听到那个声音,你就弹不出来。

       如果有必要,你不但需要分句练习,甚至要按小节练习,困难的地方要一拍一拍地练对。

       这当中,听范奏很重要,开始听老师的范奏,回家还要穿插听范奏,网上的东西一定要辨别好坏,糟糕的演奏非常多。当然看到了也是好事,锻炼一下自己的辨别力。

       现在,对比下“德国佬趴在地上数格子找针”的样子,我们的练琴是不是同一回事?比他还要复杂,因为地面只是一个层次,音乐至少有两个层次,有时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数格子还要一层一层地数,完了还不行,这同一个位置的每一层之间还有内在的协调关系,你还得理顺。

       看看,我们拿着吸铁石去找针,用“随机性”碰运气的方法,你的演奏一定是千疮百孔。有的地方你找不到,“吸铁石”可能磁性有问题,针的铁含量可能不够,任何一个“意外”都会让你损失惨重。

        所以,“老实点!学学德国佬把!”——奉劝各位!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