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菲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莫扎特是欧洲著名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类型的音乐,逐渐的成为了当时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莫扎特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歌剧是莫扎特作品中典型的代表之一。莫扎特的歌剧中强调了音乐才是格局的主体,能够直接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通过音乐能够反映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本文以莫扎特的三部歌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对莫扎特歌剧的整体的认识。
莫扎特;歌剧;女高音;咏叹调;演唱
莫扎特也是欧洲歌剧史上得灵魂人物之一,莫扎特的三部歌剧《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欧洲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这三部歌剧中,女性高音角色都会使用咏叹调的方式进行演唱。通过对莫扎特的三部歌剧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女高音咏叹调的唱法,也能够让我们对歌剧唱法有全新的认识,更加深刻的认识歌剧,在三部歌剧中找出新的活力。
一、莫扎特歌剧的风格特点
(一)具有一定的戏剧性
相比于其他艺术家的歌剧,莫扎特的格局中带有一定的戏剧性,需要歌者通过咏叹调与重唱两种方式结合完成演唱。当歌剧进行到剧情冲突的部分,就需要使用重唱的方式,能够强化歌剧剧情的戏剧性。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就使用了九个部分的重唱。莫扎特的歌剧中,还使用了很多的咏叹调用来描绘主人公的情绪,能够很好地表现歌剧中的戏剧冲突,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1]。
(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十分浓厚的德国本土的音乐气息。这也是莫扎特歌剧中的民族性的体现。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三部歌剧中的《魔笛》,其原型就是德国的歌唱剧,歌剧的内容十分的丰富,结构也十分的紧凑,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性[2]。
(三)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情节都带有十分浓厚的讽刺意味。莫扎特通过自己的歌剧,展示了自己对政治的看法,在当时有着十分典型的代表意义。比如:《费加罗的婚礼》就在当时被誉为是革命的先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二、莫扎特的三部歌剧
(一)《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中的喜剧代表作,女主人公苏珊娜虽然只是一个仆人,但是确实整部歌剧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苏珊娜的性格是一个机智且勇敢的女性,对自己认定的爱情坚定不移。苏珊娜在歌剧中的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十分的具有代表性,歌剧中很多的唱段,都需要苏珊娜自己进行独唱。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其中的《到这儿来,跪在我面前》。在这个唱段中苏珊娜主要以抒情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轻松愉快的音乐唱调,在这个唱段中的苏珊娜,更加能够展现她自身的性格。唱段中间部分的演唱,比较平稳,唱到结尾部分,与前奏部分相互呼应,形成对你,更加生动的表现出了苏珊娜的性格[3]。
(二)《唐璜》
《唐璜》作为莫扎特的另一部典型的代表作,其中的女主人公采琳娜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农村女孩,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采琳娜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对采琳娜的形象进行描绘的过程中,主要提现的是采琳娜本身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比较典型的《鞭打我吧》唱段中,采琳娜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找到自己的未婚夫请求原谅,在这部分的女高音咏叹调中,还带有一些请求的语气和撒娇的语气,这样的演唱才能够体现出采琳娜自身的性格。在演唱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每一句台词不同的含义,在语气中产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平稳语气时,要打开鼻腔和胸腔,产生共鸣。还要在着急的时候提升自己的音量。在歌唱的过程中,每个部分的咬字也要有所变化,还要注意对气息进行控制[4]。
(三)《魔笛》
《魔笛》是德国歌剧中的又一典型的代表作品,在《魔笛》典型的女高音咏叹调的代表就是夜后。夜后的形象与之前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不同,夜后是剧中邪恶的典型代表,是推动整部歌剧剧情发展的关键。在夜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莫扎特歌剧的矛盾性和戏剧性。比如:在《不要害怕,年轻人》的唱段中,夜后的女高音咏叹调的变化就十分的丰富。当夜后对王子进行赞美时,配乐是十分的柔和的,夜后本身的演唱力度比较小,但是还要表现出夜后内心被压抑的情绪。随后的演唱部分,都随着夜后自身的情绪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夜后的情绪波动不断地加大,音域的跨度也在不断地加宽。完美的阐释了夜后在这一段时间内情绪的浮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莫扎特的三部歌剧中,女高音部分的咏叹调的演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阶段歌剧的发展。通过对三部歌剧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歌剧中的主人公,更好地感受当时主人公的所在的环境,并且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主人公的性格,更加准确的认识到莫扎特对人物角色的刻画。
[1] 奥建新.莫扎特歌剧《蒂托的仁慈》中女中音咏叹调《我走我走》的演唱分析[D].山西大学,2013.
[2] 康鑫鑫.莫扎特喜歌剧《女人心》的艺术特征及主要唱段的演唱特点[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3] 郭瑾.威尔第和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与演唱特色之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4] 聂莹莹.解析莫扎特女高音咏叹调《年轻姑娘应该懂得》的演唱风格——选自歌剧《女人心》[J].黄河之声,2012,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