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高等职业教育中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实践应用教学

发表时间:2025/04/28 01:06:11  浏览次数:7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张婷婷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近年来,国家政府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的职业人才,扩大就业,提升就业质量。而音乐表演是职业教育中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特征,本文将针对器乐演奏方向的双排键电子琴实践教学应用进行浅析。

高职教育;双排键电子琴;实践教学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近年来,国家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重大的战略决策来实施,“十三五”期间,仍然把职业教育摆放在重要位置,要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从国家的这些政策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项:培养目标有职业定向性、教育教学有实践性、具备“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开放的办学模式、毕业生要具备“双证”、专业设置具有灵活性、服务面向区域性、课程建设要有务实性。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演奏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具有器乐演奏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演奏实践技能,适应与满足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及社会文化市场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社会音乐普及培训市场及群众文化艺术市场,专门从事音乐表演及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可以看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方向,所有教学环节也是围绕实践这一点展开的。

艺术实践是音乐专业学生所学理论为实践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职业类院校,加强专业的实际运用是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二、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的特点

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由于其自身乐器的特点,在实践类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双排键电子琴由于其丰富的音色和节奏,以及乐器强大的编辑功能,一个人可以奏出百人交响乐团演奏的效果。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是要培养演奏与改编编创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教学在培养演奏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利用各类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其实践应用的功能。

三、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教学

对于高等职业类院校来说,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实践的类型可以是多样化的,如:音乐会的独奏、为器乐或声乐伴奏、小型乐队的合奏、重奏,利用学院所包含综合类艺术专业的优势,充分发挥本专业与各相关专业之间的融合,甚至商业演出、基层群众文化演出团体的合作演出,社会普及教育。将顺应市场需求发展的能力在学校得以最大程度的锻炼,突出职业化教学的办学特色。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专业教师着手,把实践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并使实践规范化、合理化,将实践类课目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学分,教师教学成果考核的必要项目,这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以及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都会有改进。同时一改键盘专业学习的学生团体性专业活动较少的局面,在专业实践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体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管理工作。

其次,在教学环节上,从双排键电子琴演奏的教学之初,就开始建立操作及实践的意识,而不是在演奏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再开始学习如何实践。因为专科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本来在时间上就少一年,第六学期大多为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因此要改变教学理念设计,将实践运用从第一学期就要着手开始纳入教学环节中。比如:在具有一定的演奏基础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难度的实践应用操作曲目。在学习演奏作品时,可以加入声乐正谱伴奏的练习;在学习改编交响乐作品时,渗透伴奏及各类运用的改编。以上练习就是要学生从入校之初就建立实践及实际操作的概念和意识,简单的可以从歌曲甚至儿歌开始,具有一定演奏水平可以选择初级水平的作品,这样逐步积累,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可以充分得到实践应用水平能力的锻炼。

最后,就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利用丰富教学资源来进行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的实践应用。在高职教育中,培养的学生在专业应用及服务社会上要有区域性,要培养服务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各地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多为综合类的艺术专科高校,会包含当地特色文化、剧种、民歌等的传承与教学,因此在双排键电子琴演奏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区别于音乐类本科院校教学,来进行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应用,比如戏曲、民歌、舞台剧等,并将实践深入到地方基层的群众文化演出团体,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所学理论最大程度与市场需求接轨,扩大就业率。

四、结语

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在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之后,高职院校如同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因此在课程的定位设置及价值取向上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不段探索如何顺应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行业发展、就业岗位需要。本文是作者在进入高职院校工作后,在教学上的一些探索思考,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专家指正。

[1] 张亚丽,陈秋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八大特征[J].现代教育科学,2008,09.

[2] 张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EB/OL],2015-10-21.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