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黔鄂民间歌曲艺术特色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25/07/30 00:16:17  浏览次数:11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舒 童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民族歌曲是中国最早的音乐门类之一,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在传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种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虽不是专业的音乐门类,但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歌在本质上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创新中成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贵州民歌曲类样式繁多,词曲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歌唱时体现了贵州人民真诚、豪放的真实情感;湖北民歌比较注重原始创作,但也不乏创新。本文对比了贵州和湖北民歌艺术特色的差异,体现两个地区的独特魅力。

贵州;湖北;民族歌曲;艺术特色;差异

一、演唱的语言特色对比分析

民族歌曲的美妙最主要体现在歌曲的声音美,编曲使用地方方言,演唱也使用方言,音调也不属于普通话的类型,明显的是贵州和湖北的民间歌曲都是用方言进行演唱的,两地民间歌曲的旋律都与方言的声调和腔调有很大的联系。贵州的民间歌曲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本地的方言众多,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的唱法,但都属于贵州民歌的一种,在贵州东南一带,他们对多声部歌曲的演唱就使用“飞歌”的腔调进行演唱,并且演唱者多为女性,声音的穿透性较强。湖北的民歌讲究歌词的押韵,旋律要配合方言的声调,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的感觉,加上特殊的方言,让湖北民歌的风格性很强。

二、演唱的润腔特色对比分析

润腔是歌曲中表达演唱者情感的一种装饰音,这种音调在体现民族歌曲风格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湖北民歌和贵州民歌演唱的方式来看,两地都有自己地域的习惯性音调,很容易进行区分。贵州民间歌曲通常的润腔的方式以坡头腔、嗓音、直音、鼻音来实现,润腔音非常高,声音尖而细,喊出了贵州人民的豪放气概。湖北的民间歌曲表现出来的润腔比较圆润,听起来是比较舒服的,抒情性比较强,加上了很多没有意义的语气词作为词曲结尾的衬词,熟练掌握湖北地方性的语言腔调,还能在方言曲调上加上润腔,才能演绎好湖北的民间歌曲。

三、真假音、混声唱法的对比分析

(一)真声

贵州人民对民间歌曲的演唱所发出的真声类似于现代摇滚的呐喊,声音高亢洪亮,胸腔呼气,气量对喉咙的冲击进行发声,需要的气量也比较多,所以练气也是真声演唱的一个基本功。湖北民歌的真声则是比较简单的,类似于平时的说话的方言,唱出来的感觉是舒服、自然的,演唱时多用到低音或者中音,发声明晰,咬字清楚。

(二)假声

从贵州民间歌曲演唱的发声不难看出,其民间歌曲谱出的旋律音域比较宽,旋律高低起伏,变化大而且突然,这种情况下对声音的控制的难度比较大,一直使用真声会破坏歌曲的旋律,所以在声音稳健的基础上使用假声代替真声,期间换气,为下一句的真声的演唱做准备。湖北民间歌曲的演唱自然、悠长,不需要很强的气息力量,并且对气的消耗比较小,不需要太多的假声修饰、换气,偶尔演唱的假音只是为了达到押韵的效果。

(三)混声唱法

混声唱法,简而言之就是真音和假音一起交替出现的演唱方法,实际上也属于假声唱法的一种。贵州的民间歌曲多采用真假音交替的唱法,真声和假声的音调都比较高,并且在转换的时候带着很强的节奏感。湖北民间歌曲的混音唱法的真假音比较难分辨,很多音调唱出来,不知道用的真音还是假音,唱出来的混音喜欢拖长音,持久力很强。

四、调式对比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的民间歌曲大多分为七声音阶和五声音节,在区分我国民间歌曲的时候,主要是从民歌的调式上进行区分,民歌调式对应着地域。湖北算是处于南北交界的地方,所以湖北的民间歌曲具有南方和北方的调式特点,在编曲上也注重了南北结合的特点。贵州民间歌曲的调式主要表现为南方的特点,也就是说贵州民间歌曲的旋律线条为多级进,音阶体现得比较完整,湖北民歌的旋律线条多为跳进式,音阶存在带过的特点。

五、旋律对比分析

贵州少数民族较多,民族歌曲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民歌的特点也很多。贵州民间歌曲的旋律性较强,有着强烈的强弱对比,音调比较长,拖腔表现得很明显,用几个长音叠加,对唱的形式大多数以五度音阶平行,长音拖完之后一个节奏性很强的句子凸显而出,突然之间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这种唱法在我国的民间歌曲中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表现形式,贵州民间歌曲的旋律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湖北的民间歌曲旋律简单,没有太多的变化,主要靠语调体现自己的特点。

六、结语

贵州民间歌曲和湖北民间歌曲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省的民族歌曲的独有的艺术特色已经成为当地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民间歌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传承和发扬民族歌曲过程中要进行创新,歌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艺术形态,各地民族歌曲对比之后进行多元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好对民族歌曲的保护工作。■

[1] 许士仁搜集整理.苗族情歌选(黔东方言)[M].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6.

[2] 王承祖.贵州少数民歌文化集萃-苗族篇-千岭歌飞[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1.

[3] 钱亦平.歌曲作品分析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歌曲学院出版社, 2012,05.

[4] 刘冬玲.谈民歌演唱技巧及风格的把握[J].音乐大观,2013,08.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