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

成就明日之星,本站为你提供精彩的服务

作曲技术理论推荐书目二

发表时间:2024/05/19 07:51:47  浏览次数:244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三、复调 

1.《复调音乐》[苏]斯克列勃科夫著.吴佩华、丰陈宝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根据МУЗГИЗ1956年版译出。

该书分正文为两个部分,共五篇。附有序和音乐术语俄汉对照表。第一部分为严格写作的复调音乐,包括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与五声部,第二部分为自由写作的复调音乐,包括衬腔式复调音乐、对比式复调音乐、模仿复调音乐。

该书将复调音乐分为非模仿式复调与模仿式复调,并将严格复调写作限定在合唱音乐的范畴,以合唱音乐为研究对象。自由复调写作研究则包括合唱音乐、器乐以及乐队伴奏的合唱音乐中的复调音乐在音调上的可能性。 

2.《对位法概要》.[法]查尔勒·柯克兰著.萧淑娴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该书根据巴黎Heugel1926年版本译出。

该书分为五章,附有中译者前言。分别为定义和一般规则、两声部对位、三声部对位、四声部对位和为对位习作的固定调原调。该书是应用传统的五种分类法为两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各种组合而写的严格对位法教材。教材例题均分别以一个大调和小调的固定调为基础,在为男女混合四声部的音域范围内,给每种类型及其组合作了大量的多种变化旋律。该书采用音级体系和弦标记法。 

3.《对位法》.[美]瓦尔特·辟斯顿著.唐其竟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该书根据伦敦Victor Gollancz1950年修订版译出,初版于1947年W.W.Norton公司出版。

该书正文部分共十一章,附有英国版前言、绪言、结语和译后记。正文部分包括旋律的曲线、旋律的节奏、和声基础与节奏、二声部对位、动机的结构、三声部对位、多于三个声部的对位、可转位的对位、二声部卡农、其他类型的卡农曲等内容。

该书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十八、十九世纪作曲家在对位方面的共同写作方法,并提供了相关谱例。就旋律的曲线和节奏方面,作了有独到见解的分析。 

4.《复调音乐》.段平泰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八篇十六章。含绪论和全书结束语。上册包括第一——第五篇,包含支声手法、旋律、对比二声部、模仿二声部、对比三声部、模仿三声部、对比四声部及更多声部、模仿四声部及更多声部等内容。下册为第六——第八篇,包含赋格概述、赋格的应用和其他复调乐曲等内容。该书主要阐释了复调写作中旋律的各种结合方法以及复调音乐的各种体裁、曲式。未附习题。 

5.《复调音乐基础教程》.赵德义,刘永平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位对位法,共十章。下篇位复调音乐体裁,共九章。附有习题选答。上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对位旋律的写作原则,以及各种对比式、模仿式写作手法。下篇重点分析阁会总对比式复调小曲、卡农曲、创意曲及赋格曲的结构形式与写作要领。另外还介绍了支声复调和复调写法在主调音乐中的运用。 

6.《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朱世瑞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该书分上、下两篇,共八章。含序、绪论、四个附录和后记。上篇位基础、形成、发展,含中国传统音乐中复调因素的主要表现形态、中国现代专业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中国当代复调音乐理论的发展现状等内容。下篇位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复调思维的表现形态,包含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赋格套曲集、赋格曲与赋格段的写作特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模仿复调的表现形态、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对比复调、支声复调及其他综合类型的表现形态等内容。该书附录一为马思聪作品中复调写作的艺术特色,附录二为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中的赋格写作,附录三为该书谱例中所用的标记符号说明,附录三为参考书目与文献。 

7.《20世纪复调音乐》.于苏贤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该书共十三章,包含绪论、多调式伴音体系复调结构、双调性于多调性复调结构、全音音阶复调结构、非序列无调性音乐的复调结构、20世纪复调节奏创新概述、节奏主题于节奏复调形式、复节拍复调结构、节奏序列复调结构、微复调结构、复风格复调结构、20世纪赋格的演进于变异等内容。 

8.《赋格曲写作》.陈铭志著.“作曲技术理论”丛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该书正文部分共十二章,包含主题、答题、对题、呈示部、间插段、中间部、紧接模仿、再现部与尾声、赋格曲的整体布局、二重、三重赋格曲、声乐赋格曲、赋格段的写作等内容。附有绪论与结语。

该书除讲述赋格曲写作答一般原理外,还结合中国民族调式、音调的特点,对如何处理中国民族风格的赋格曲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处理原则。 

四、配器与乐器法 

1.《交响配器法》(第一卷). [苏]C.瓦西连科著.金文达译.张洪模校.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7月第1版。《交响配器法》(第二卷).[苏]C.瓦西连科著.Ю.福尔图那托夫编订.张洪模译.北京:1963年6月第1版。

该书分两卷,三册,共十章。包括拉弦乐器组、木管乐器与法国号、变型乐器、小型乐队中的乐器的组合、管乐器与弦乐器的同度结合、旋律的配器、和声结构中的弦乐器与管乐器的结合、复调音乐、管弦乐的音型化、管弦乐的持续音、管弦乐织体中的转接、呼应和对话以及配器中的支持与强调等内容。该书有作者序、原作者序和各种乐器的简称。

该书只采用俄罗斯和苏联作曲家的作品来作为配器的范例,并在弦乐组的技术运用手法、管弦乐持续音配置法以及管弦乐的对位法等方面有独到的阐述。 

2.《配器法》[法]H.柏辽兹原著.[德]R.斯特劳斯补充、修订.姚关荣、童忠良等译.李季芳校.上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8月第1版。下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根据德意志民族共和国莱比锡PETERS1955年版译出。

该书上卷正文包括引言、弦乐器、管乐器等内容,有原序、关于配器法、译名对照表。下卷包括无簧管乐器、键盘管乐器、铜管乐器、用号嘴的木管乐器、人声、打击乐器、新式乐器、管弦乐队、乐队指挥等内容。

该书对管弦乐配器的理论以及管弦乐技法的若干问题,均做了系统阐述,对欧洲配器理论方面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3.《配器法基础教程》.高鸿祥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八章,包括管弦乐队概述、弓弦乐器与弦乐器组、木管乐器与木管乐器组、圆号、木管乐器、圆号与弓弦乐器的组合、铜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及其在乐队中的运用、管弦乐全奏中的音质组合等内容。每章有习题。该书有后记。 

4.《管弦乐队配器法》.牟洪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该书共十七章。包括弦乐器概述、弦乐器配器法、木管乐器概述、木管乐器配器法、圆号乐器概述、打击乐器及彩饰性乐器概述、小型乐队配器法、铜管乐器概述、铜管乐的和声分配及音响平衡、管弦乐队的全奏、管弦乐队音响的增长与收缩、管弦乐配器的色彩手段、协奏曲、混合乐队配器、京剧唱腔伴奏的写法等内容。该书创作实践与理论结合,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校,选用了更多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国籍的作曲家的作品作为范例分析。 

5.《管弦乐队乐器法》.施讠永康.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四章,有序言和三个附录。第一章:弓弦乐器与弓弦乐器组,包括总述、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第二章:木管乐器与木管乐器组,包括总述、长笛类乐器、双簧管类乐器、单簧管类乐器、大管类乐器等。第三章:铜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组,包括总述、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第四章:装饰性色彩乐器与打击乐器,包括装饰性色彩乐器、打击乐器等。附录一:移调木管乐器表。附录二:移调铜管乐器表。附录三:管弦乐乐器音域总表。

该书着重阐述了各类乐器发展的简史、乐器的构造、性能及演奏技术,并对每种乐器在乐队中的运用作了简略介绍,以便从初步了解和熟悉其在乐队中的作用。本书适用于管弦乐法初学者。 

6.《民族乐队乐器法》.中央音乐学院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第1版。

该书正文共四章,有说明。第一章:拉弦乐器,包括二胡、高胡、中胡、低音与倍低音拉弦乐器、板胡等。第二章:弹弦器乐,包括琵琶、三弦、阮、柳琴、扬琴、筝、古琴等。第三章:吹管乐器,笛、箫、唢呐、笙、管、喉管等。第四章:打击乐器,包括鼓、锣、叉、板类乐器、星等。

该书是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阐述了民族管弦乐器基本知识,是学习民族管弦乐乐器法学习的重要参考文献。 


五、音乐基本理论与作曲法 


1.《基本乐理教程》.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十四章,有前言与附录。第一章:音的长短。第二章:节奏与节拍。第三章:音的高低。第四章:音程。第五章:大调调体系(一)——调式、大调式。第六章:大小调体系(二)——小调式、平行调。第七章:民族调式、中古调式。第八章:和弦。第九章:调的关系。第十章:调的交替与转换。第十一章:装饰音、演奏记号及常用音乐术语。第十二章:近现代乐理知识。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乐理知识。第十四章:律学常识。每周有练习题。附录一:部分音乐院校入学考试的乐理试题。附录二:习题与试题选答。

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基本乐理的各个方面,是一本重要的基本乐理教材。同时,它还是武汉音乐学院基本乐理课程的指定教程和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入学考试乐理科目的指定书目。 

2.《现代乐理教程》.童忠良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五章,有前言与附录。第一章:新的调式音阶,包括民间特殊调式音阶、中古合成音阶、增减调式音阶、非增减调式的音程型音级、特征式音阶、美西昂有限移位调式、自由结构音阶、八度以上的合成调式等。第二章:现代节拍与小节解放,包括非传统概念的常规节拍、非周期时值的混合拍子与变拍子、现代音乐的节奏单元、附加时值节拍、节奏单元按比例的增减、复合节奏与节拍对位、节奏卡农、现代逆行节奏与不可逆行节奏等。第三章:现代和弦与和音,包括三度高叠和弦、变五音和弦与半音化和声、附加音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平行和弦、复合和弦、不同和声理论的和弦标记等。第四章:现代调性与调关系,包括勋伯格结构功能的调领域、盛克体系的两级对称、同中音调与重同名调、欣德米特的调关系与和弦分类、巴托克的调式对称与轴心功能、双调性与多调性等。第五章:有关现代作曲技法的乐理,包括十二音技法中的乐理、音高集合中的乐理、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早期电子音乐中的乐理、MIDI与通俗音乐中的乐理五声调性扩展的乐理。附录一:MIDI音色与打击乐键位表。附录二:爵士音乐和弦标记表。附录三:现代记谱简介。附录四:合成器及电脑音乐词汇。附录五:部分现代作曲家译名对照。附录六:习题选答。

该书是基本乐理教程的深化与拓展,主要将学习范围与对象延伸到20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新的作曲技法与新的音乐分析方法。是研究近现代音乐的重要参考文献。同时,该书还是武汉音乐学院“现代乐理”课程的指定教程。 

3.《中国传统乐理基本教程》.童忠良,崔宪、胡志平、彭志敏、王忠人编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九章,有自学辅导、附录、编后记、主要参考书目。第一章:律名与律吕,包括十二律名与现代音名对应关系、清浊倍半与八度分组、“律”、“吕”及其在乐理学习中的意义、均、宫、调等基本概念等。第二章: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包括音阶名称与正声、变声、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先秦特殊的标音体系等。第三章:同均三宫的基本概念、三宫同曲、三宫同均、应声与八音之乐等。第四章:旋宫与八十四调,包括旋宫与旋宫图、右旋与同宫系统、左旋与同主音系统、八十四调与调头、犯调在音乐实践中的运用、借字的运用等。第五章:节奏与节拍,包括节拍与板眼、节拍中的节奏组合、板式及其变化、宝塔尖与数列节奏、锣鼓经和多层节奏等。第六章:公尺谱,包括公尺谱的谱字及其记写符号、公尺谱的记写格式、公尺谱的调名与调高、古公尺谱简介等。第七章:减字谱与其他字谱,包括减字谱的谱字符号、减字谱谱字的组合、古琴的常用调及其音位、琴曲、琴歌中的减字谱、其他字谱等。第八章:三分损益法及其律制,包括律数与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与十二律、五度相生律音阶、十二正律及其音阶、含变律的五度相生律制。第九章:钟律、琴律与新法密率,包括七弦琴及其徵位、泛音列与纯律音程、曾候乙编钟与钟律。新法密率的探索与确立。每章附有练习题。附录一:练习选答或提示。附录二:曾候乙钟铭与乐理有关图文举例。附录三:名词与术语解释。

该书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论及中国传统乐理的教程,是中国传统乐理的重要参考文献。同时,也是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传统乐理”课程的指定教材。 

4.《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中国音乐教育大系·音乐卷.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十五章,右《中国音乐教育大系》序、附录、参考文献。第一章:音、音高与十二律。第二章:音符及其时值的划分。第三章:谱号、律吕与辅曾。第四章:节奏与节拍。第五章:音程。第六章:自然大小调式。第七章:自然大小调式的变体。第八章:中国民族调式。第九章:和弦。第十章:调的关系。第十一章:调式变音及调的交替与转换。第十二章:装饰音、演奏记号及音乐术语。第十三章:律制。第十四章:近现代乐理知识。第十五章:中国传统乐理补充。附录:部分音乐院校入学考试的乐理试题选编。

该书将中国传统乐理与西方乐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本有独特视角的基本乐理教程。是国内一本非常重要的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基本乐理教程。 

5.《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1版。

该书正文共十五章,有说明、附录与后记。包括音及音高、音律、记谱法、调式总论、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大小调式、音程、和弦、节奏与节拍、音乐的速度与力度、调式变音与半音阶、移调、装饰音、关于旋律的知识等内容。附录一:简谱及公尺谱简介。附录二:常用音乐术语一览表。

该书截至2002年,共印刷28次,是国内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音乐理论教程。

6.《基本乐理教学法》.李重光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五章,有前言。第一章:目的任务。第二章:课程内容。第三章:教学原则。第四章:教学方法。第五章:教学环节等。

该书是专门课程的教学法,不仅涉及一般课程教学规律,还根据基本乐理的课程特点,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是教授基本乐理课程教师重要的指导性文献。

7.《音乐基本理论习题》.[苏]B.赫伐斯琴科编.汪启璋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5月第2版。该书根据Музгнз1951年版译出。

该书正文共十三章,有编者序。第一章:音名及音的标记。第二章:记谱法。第三章:节拍和节奏。第四章:音程。第五章:调式及调。第六章:大小调的音程。第七章:和弦。第八章:变音体系。第九章:转调。第十章:调式。第十一章:旋律。第十二章:移调。第十三章:装饰音。该书每章有练习。

8.《现代记谱法教程》.童昕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分上、下两篇,有前言、参考答案、附录与后记。上篇:通用记谱材料,包括音高、时值、力度记号、框形记谱法、图标谱和文字谱、电子音乐谱等。下篇:专用记谱材料,包括打击乐器、竖琴、钢琴、弓弦乐器、管乐器、人声等。

该书力图通过帮助读者通过对已有的现代记谱符号和记谱方式的学习,总结除其中的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掌握现代音乐作品的读谱技巧,并建立一种科学的记谱理念。该书是国内首部涉及现代音乐记谱法的教程,是一本论及该专题重要的参考书目。

9.《新音乐语汇——现代音乐记谱法指南》.[美]霍华德·里萨蒂编.苏澜深,杨衡展,罗新民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六章,有序、前言、内容编排说明、附录和译者后记。第一章:通用记谱材料。第二章:弦乐。第三章:打击乐器与竖琴。第四章:木管。第五章:铜管。第六章:声乐。附录:作曲家及作品选辑。

该书所运用的符号是数十年来实践中为音乐家们所认可并广泛运用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另外,该书是国内引进的第一部涉及新音乐记谱法的著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10.《现代音乐视唱教程》.刘永平编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六章,有前言与后记。第一章:调性扩展视唱。第二章:泛调性视唱。第三章:自由无调性视唱。第四章:十二音序列视唱。第五章:二声部视唱。第六章:多声部弹唱。每章均包括基本概念(或概述)、教学指导、实例练习。

该书是国内首部现代音乐视唱教程,是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高级视唱”的指定教程。

11.《现代音乐视唱教程》.郑敏编著.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四章,有序、前言和后记。第一章:单声部。第二章:多声部。第三章:节拍、节奏。第四章:音程。

该书选用208条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片断,为学习、掌握现代音乐提供了基础训练。同时,它还是西安音乐学院视唱系列教材之一。

12.《20世纪的音乐语言》.G·韦尔顿·马逵斯著.蔡松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该书根据1964年普伦梯斯·豪尔有限公司出版,1981年由格林伍德出版社重印译出。

该书正文共九章,有题献、序、引言、附录。第一章:旋律线。第二章:二声部写作。第三章:三声部写作。第四章:四声部或多于四声部的作品。第五章:对位法。第六章:不协和的增长。第七章:十二音技术。第八章:和声方向。第九章:尾声。附录包括参考书目、中外音乐术语、人名、曲名对照、人声及乐器译名表。

该书概况性地介绍了20世纪音乐理论,是音乐学院各个专业、各个层次了解20世纪音乐的综合性读物。

13.《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该书正文分上、下篇共十六章,有前言、附录和后记。上篇包括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主题乐句的写作、旋律发展手法、乐段结构歌曲的写作、两段体歌曲写作、三段体歌曲写作、多段体歌曲写作和歌曲结构布局、固定音调和固定节奏的贯穿发展等。下篇包括曲调与声调、装饰音、色彩变音、特性调式变音和转调、拖腔、歌曲的常见体裁、艺术歌曲特征、通俗歌曲特征等。附录一:男女各声部音色音域和定调  演唱形式  演唱风格。附录二:部分习题解答提示。

该书以一般歌曲、艺术歌曲和通俗歌曲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宜于开始进行歌曲写作并熟练掌握五线谱,以及有初步和声知识的读者。 

14.《作曲技法的演进》.[日]属  晵成著.陈文甲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该书正文共分两章,有写在前面、初版前言、一九八0年版前言、中文版前言、译者的话。第一章:调性,包括功能序列、和声的强进行和弱进行、教会调式的影响及其功能序列、五声音阶、半音进行、四分音阶及其音乐、调性及其形式、有附加音的三和弦及其它新和弦、古典派音乐和浪漫派音乐、印象派和表现派音乐、十二音体系音乐及其它现代音乐等。第二章:谐调与对比,包括反复法、变奏法、对照法、增减法、划分法、复调法等。

该书材料丰富,内容较为新颖,对了解、掌握作曲技法的演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5.《西方交响音乐发展纲要》.许勇三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1版。

该书正文共六个部分,有致读者、前言与附录。第一部分:组曲。第二部分:协奏曲。第三部分:交响音乐发展主流——德奥的交响乐。第四部分:交响音乐发展的支流——法国与民族乐派的交响乐。第五部分:交响音乐的分支——交响诗。第六部分:二十世纪的交响乐,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乐派、法国、苏联音乐、英国、美国等。附录一:《关于奏鸣曲式形成的初步探讨》一文的结论部分。附录二:西方交响音乐主要曲目。附录三:运用交响音乐进行音乐欣赏训练的经验。附录四:[美]穆尔、黑格合著:《交响乐与交响诗的分析图表》(选译),周小静译。

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西方交响音乐的发展过程,并对一些作曲家的作品进行评介,是学习、欣赏西方音乐的重要参考文献。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3511203278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