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提示]这是一首柔美的、略带忧伤的创意曲。主题动机以分解和弦构成,短小、精炼。本曲为三段式:第一段(10—16小节)的调性发展为g小调—,(1大调(9小节)一c小调(10~12小节)- Fj<调(13小节)一[B大调(14~16小节)。主题动机不断在各声部进行模仿,应弹得优雅、轻盈一些。对题的旋律形态主要是长音和附点。第二段(17’47小节)的调性发展为咯大调-d小调(30小节)-g小调(46’47小节)。在17-29小节中,主题动机主要在高、中声部进行,采用了声部间的模仿和旋律的模进手法构成整体旋律。
在30- 47小节中,进行了旋律的发展与变化。第三段(48’72小节)的调性在g小调上。65~72小节是1-8小节的再现,体现出首尾呼应的效果。
练习此曲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为主题动机的构成是采用了分解和弦,所以练习时应注意主题动机的和声效果,这样弹出的主题动机才有,—个整体感:
2.主题动机在不同声部出现时,在音色上可处理得丰富多彩一些,如在高声部时要有清澈、透明的音响效果,在低声部时,则可弹得深沉、厚实一些。
这样整个乐曲才富于变化;
3.注意整个乐曲中声部旋律的横向发展,不要由于是短小的主题动机而弹得过于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