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笨鸟先飞”。其实,先飞的一定不是笨鸟,等着发命令的才是“笨鸟”。
生活不是比赛,没有谁给你掐码表,没有谁给你记时间,没有人给你算路程,没有人给你划终点线。如果你非得把人生看成比赛,那么比赛只有一场,——马拉松,从你来到世上的那一刻开始。如果把优生因素考虑在内,你的比赛从你成为受精卵开始。
这场马拉松没有赢家,大家都是在跑向死亡。或者说都是赢家,每个人都会跑出自己的精彩:优秀的医生、雄辩的律师、精明的商人、安逸的小公务员、闻名于世的贪官、抢劫犯、流亡的政治犯……
所以,做任何一件事,你不会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妈妈对着摇篮里的你说:“宝贝!叫妈妈。”你就开始学语文了。让你到冰箱里拿3个鸡蛋,就开始学习数学了。街上有个人说“88”,你就开始学英文了。——虽然这些你都没有真正意识到。我从来都认为走进我的钢琴教室的学生没有一个是真正的“一张白纸”。
回到“笨鸟”的话题。
中国学校的学习就是“把50克的馒头泡在杯子里让孩子喝”,这是我对中国学校教育的一贯评价。因为这个原因,孩子在暑假里一定要“先飞”:把下学期甚至下学年将要学习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买回教材、教辅书。按照40天周期指定完整的学习计划,全部自学完成。
这回你不是在喝“馒头羮”,你是自己从发酵、揉面开始,做出了馒头,虽然没有市场上卖的那么可口,但那是自己做的。
开始可能会觉得难,但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要有计划,不能每天都是从第一页开始,40天过去了,刚走了10页……这就完全失败了。
这样做是有依据的。中国的学校教材编写者都是一线教学中的精英,他们对教学技术和学习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彻。所以,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任何一门教材都是可以自学的,不需要您的孩子有多高的智商。结合教辅书,上面都有答案,可以对照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现在还有网络课程,遇到比较难的课程,网上可以找到优秀老师的教学视频。这是一个只要你想做就会有办法的时代。你信不信,连造原子弹的方法技术都能找到?美国的中小学生很多创意构思都是在网上找到,然后做出杰作的。不像我们的孩子到了网上只会玩游戏,这就是差距啊。
数学需要循序渐进地学。语文则不必按顺序学,第1周把所有课文读通。第2-4周选择部分教辅书上的题目做一做。第5-8周把所有要背的文章背完。英语差不多也是这样顺序,但读通环节时间要多一些,要结合录音,读准发音。教辅书的作业可以不做,就完成读背就行。
有家长担心,先学过了,到学校会不会上课不专心?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大多不是会了,而是跟不上,或者回家有家教补课(这是我反对家教的重要原因之一)。会了的孩子在课上更容易找到成就感,可以“显摆”嘛!不会不专心,只会更用心。至于跟老师捣乱,那是孩子的教养问题,简单地交流一下就行了。大多数孩子会认真听老师的课,然后找准可以表现的机会。
有老师反对,那么我不得不说:“你当老师太过时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根本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跟着你的思路完成学习,不要让你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耐心的舞台。我们常说“个别差异”是教学中最好的资源,那是教育的动力之一。你还想着“消除差异”,你的思想的时代连春秋战国都没到。
从小学5年级到初中3年,一定要走“笨鸟先飞”的路线。特别是初中。由于我们应试教育的残酷性所迫,一个优秀的初中老师(特别是数学、物理),课上的内容最多有20分钟是教材层次的,后半节课的内容一定会高出教材很多,即使你的孩子先学过,都不一定能跟得上。不先学一遍,基本上是等死。于是就变成了课后一遍又一遍的补,永远补不完。——我们的考试是需要有区分度的,全部都是100分的学生,也要让你变成从80-100分的分布,出题时不到处“挖坑”怎么能让那些含水分的100分打回80分原形?
为了对付这些“坑”,课堂教学的难度是没有止境的!优秀的教师都要把时间省出来找这些“坑”。怎么可能40分钟教教材,那就完蛋了。
啰啰嗦嗦这么多,两句话:“做一只先飞的鸟吧!”“笨鸟才不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