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
钢琴不仅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其丰富多彩的音色也是人民喜爱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进行钢琴演奏时,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演奏技巧。钢琴演奏属于一种技巧性的音乐艺术,其中,触键方法就是钢琴众多演奏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触键方法的掌握会直接影响钢琴音色的表现,通过对钢琴触键的练习,人们能够很好地表达钢琴音色,不同的触键会使音色与音量产生大量变化。本文将从触键的深度、角度以及速度与音色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为今后钢琴的练习奠定理论基础。
钢琴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每一次不同的触键方式都会影响到音色的变化。在教授学生钢琴知识时,教师经常会通过示范来让学生理解:采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可以弹奏出不同的音色。李嘉禄在《钢琴表演艺术》中就用实例说明了触键对于钢琴音色的影响,他说:“在《布谷鸟》一曲中,布谷鸟的一些叫声虽然都是由弹奏者在钢琴上弹奏出来的,但由于触键的变化,可以把音色控制得像布谷鸟的叫声。”几乎每一个从事钢琴教育的人都会深入研究钢琴触键方法,因为触键方法和触键控制能力是进行钢琴演奏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钢琴学习中音色与触键的关系,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一、钢琴演奏中触键的角度与音色的关系
钢琴触键练习的主要人体关节就是手指,但是手指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掌、腕、肘、臂、肩和腰肢等部位的相互配合。在进行触键练习时,手指仍是关键部分。手指接触琴键时的角度变化是影响音色变化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利用手指顶端来触键,这种触键状态使手指的第一关节与键盘基本形成一种直角关系。其间,指尖与琴键的接触面积小,这个部分骨头多肉少,弹奏出来的音色听上去更加明亮,声音的颗粒性更强,音色更加清脆干净。当手指的第二关节与琴键呈直角状态时,指尖仍然保持明确的触键感觉,这种触键更加灵活迅速,形成的音色更加清脆、纯净。例如,《肖邦夜曲集》中的bE大调夜曲OP.9NO.2第三十二小节高音区,这一部分在演奏时要求音色必须透亮晶莹,再如,bD大调OP.27NO.2地五十二小节的快速华彩,在演奏这些旋律时,指尖动作和力量的变化要小,指尖在琴键上的感觉就像武侠电视剧里的轻功一样,要有那种“草上飞”一样轻快的动作。要想达到这种境界,练习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不仅要刻苦,还需要深入理解触键方法。这种均匀而又轻巧的触键技巧,能够将旋律的每一个音有层次地连在一起,音符就像珠子一样被均匀地串起来。
二是通过手指多肉的部分来进行触键,这种触键使手指的第一关节与琴键呈锐角。这种触键方法能够增大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积,手指多肉部分较软,因此利用这一部分进行触键时会形成一种缓冲,不要小看微妙的触键变化,它可以直接改变钢琴发音的音质,这样弹奏出的旋律音角更加圆润,旋律更富有歌唱性。例如,在李斯特作品《森林的呼啸》的引子部分,为了表现出旋律中森林清晨的柔和与宁静,演奏者要利用指腹進行触键弹奏。这样可以增加指腹与琴键的接触面积,让钢琴音色更加柔和,使钢琴更具音乐表现力,手指可以通过前后的水平动作来触键,使钢琴发出一种更加柔和、富有穿透力的音色,右手在弹奏六连音时整个旋律轻快自如,一气呵成。
二、钢琴演奏中触键的速度与音色的关系
触键速度对于钢琴声音的音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它能够控制声音的刚柔与明暗,保证声音的颗粒性与柔和性。人们可以通过手指触键时的力度和琴弦的振幅大小,控制音色的变化。触键速度越快,琴弦振幅越大,所产生的泛音越少,这时产生的钢琴音色就会更加柔和自然。当触键速度变慢时,琴弦的基音振幅就会变小,这时产生的钢琴音色就会变得更加明亮,声音更加有光泽。例如,在肖邦作品《革命练习曲》中,左右弹奏时要清晰迅速,要想达到这种钢琴音色,手指要对琴键有着明确的触感,下键时迅速自如,指尖与琴键指尖的触点要小,保持声音的集中性。要想保证声音的柔和性,演奏者要放慢触键的速度,这时琴弦的基音振幅小,会产生很少的泛音,弹奏出的声音会更加柔和自然。在弹奏歌唱性较强的乐段时,手指上下触键的速度要尽可能慢一些,如果再按照以前那样进行触键弹奏,就会使触键面积变小,产生尖锐、生硬的音色。
三、钢琴演奏中触键的深度与音色的关系
通过了解钢琴发声的原理,人们可以明确触键的深度与音色的关系。触键深度浅是指手指触键浅,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很小,这种触键方法会因为手指动作幅度变小,而让琴键承载的力量变小,这时敲打琴弦的速度就会变快,敲击力量也大,因此钢琴就会发出更强的声音,这样弹奏出来的音色与前面相比就会显得更加圆润丰厚。通常,触键深度越深,音色就会越厚实,触键深度越浅。音色的音响效果就会变得轻巧圆润。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在同一个乐句中触键的深度会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同一个乐句中,有些情况需要保证不同的触键深度,例如,在时值长的音上、旋律高点的音上或者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音上,要尽量让琴键深度变大;相反,在一些时值较短并且乐句较弱部分,要尽量让琴键深度变小。在弹奏一些作品的华彩乐段时,琴键的深度绝对不能压得太深,因为这样就产生不了清脆透明且富有弹性的声音效果。
四、音色和触键的关系在弹奏上的应用技巧
(一)改变手指尖的坚度
钢琴的练习要求弹奏者的指尖达到收放自如的状态,即放松的指尖与牢固的指尖必须做到灵活转变。每一次指尖的完美变化都是触键技巧娴熟的具体体现,通过娴熟的指尖变化,改变弹奏时击弦的速度和触键时的速度,这样就会做到对声音的有效把控,从而使钢琴的声音更加具有表现力。
(二)改变手指触键面
手指与琴键的接触面的改变也会对音色产生一定的变化,指尖的关节与琴键的角度变化会直接影响音色。例如,在进行歌唱性较强的旋律演奏时,人们可以用手指肉多的位置去触键,这样产生的声音会更加细腻柔和;在弹奏一些颗粒性比较强的乐段时,可以使用指尖来完成。
(三)改变手指第一关节或第三关节的牢度
从第一、第三关节较柔顺到较牢固坚挺,改变手指传力的支撑强度,也是寻求声音变化的有效手段。
(四)改变手腕的支撑调节
手腕像一只弹簧,其功用是支撑调节,弹簧的软硬度在不同程度上既发挥支撑作用,又发挥调节作用,影响声音变化和用力方式。
五、结语
钢琴弹奏在音色变化上并不仅仅包括强弱变化,人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来进行各种音色的音乐表现。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正确的触键可以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人们可以通过触键的深度、角度以及速度来表达不同的音量、音质和音色。虽然触键时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是身体每个部分的协调都要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让声音表现得更加扎实动听。通过钢琴这一乐器,人们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效果。总之,触键与音色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钢琴音色的表现,通过钢琴触键练习,人们能够展现出钢琴丰富的音乐效果。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