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敏
(淮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扬,是中国钢琴发展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课程教学应积极融入更多优秀的钢琴作品进行教学,将我们本土优秀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去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一、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现状
钢琴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技法课程。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各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模式主要是延续传统的钢琴集体课和钢琴技法小课模式,教学内容主要以基本技巧练习为主。从基本教学内容上看,无论是基本练习还是考试,绝大多数钢琴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西方练习曲及乐曲。目前,只有少数钢琴教师会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及音乐会曲目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部分教师认为钢琴既然是西洋乐器,就应该选择西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在钢琴教学、钢琴考试或者音乐会中弹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就感觉不够正式、不够专业,不是纯粹的钢琴演奏。这种错误的观念和不完善的教学体系直接制约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健康、有序的发展,导致许多在校大学生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接触甚少,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兴趣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制约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为人民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无疑对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高等师范院校所培养的音乐教师或社会表演团体工作人员都是美育教育的传递者,是肩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引导者[1]100-102+156。所以,作为祖国栋梁的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地接触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弹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如果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不能发自内心地欣赏和喜爱这些融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钢琴作品,何谈美育?何谈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推进?何谈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何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师给学生布置钢琴作业时,应该积极地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加入教学内容之中,完善现有的钢琴教学体系,这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制约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推进的因素
(一)缺乏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研究
带有中国风格特色的钢琴作品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带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烙印。要想积极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等师范院校健康有序地发展,正确掌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弹奏方法,准确演绎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及音乐情感表达,就必须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周广仁先生所说:“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作品的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2]370。
1.教师应积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国是有着五千年丰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许多优秀的文化品质和思想融会贯通。中华传统音乐是各民族在历史的不断沉积下形成的具有中华文化品质、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音乐文化。作为载体,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就是对这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再现和传承。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师作为钢琴教学的主体,有责任去积极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有义务去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而且他们自身必须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要在日常教学之外,积极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及精髓,准确定位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弹奏、音乐风格及情感表达,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才能保证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质量,才能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有序发展,才能让我们积淀百年的优秀传统音乐一代又一代传承和发展下去。
2.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近年来,随着多元化音乐文化体系的发展,许多青少年被一些不良的、低俗的音乐思想所蒙蔽,一些较为极端、崇洋媚外的思想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例如,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在考试、演出及音乐会上不愿弹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认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太土、不够时尚,认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无法诠释自己的弹奏实力,认为钢琴就是西洋乐器,不能弹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殊不知,要想弹奏好一首优秀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无论是弹奏技法、作品音乐风格掌控,还是音乐情感表达,都非常不易。[3]155-157这种错误的思想需要钢琴教师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了解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和弹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匈牙利著名教育家科达伊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就会像漂莲断梗一样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避免地消失在国际的文化中。”[4]所以,学习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对每一位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必须的,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了解、研究、弹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喜爱中国风格钢琴作品。
(二)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1.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材体系不完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一般都在沿用传统的教材体系,如针对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教师一般会选择拜厄、车尔尼599等作为入门教材。而对于入校前有基础的学生,教师一般会选择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及肖邦的作品作为日常教学及演奏内容。即便有少数教师有意向选择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可选择的教材也非常少,能够选择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远远少于西方已经完全成体系的钢琴作品集。尤其是在练习曲方面,可供选择的曲目非常少,甚至没有一本可系统运用的练习曲教材。所以在教材方面,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相对西方成熟的体系来说是不成熟、不完善、不全面的,这种不完善的教材体系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的推进。
2.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传统音乐开始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相融合,一步一步走进人们的视野。而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也作为一种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走向世界舞台,许多国内外优秀的钢琴家们开始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列入自己的音乐会曲目中,就连国内最高水准的央视小提琴、钢琴大赛,也要求在选手决赛中必须弹奏一首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可见,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已经开始逐步发展。但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始终没有加大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力度,没有实施一些专门针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策略,只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的发展。其实,高等师范院校完全可以尝试开设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弹奏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既可以利用西方完善的教材进行系统练习,又可以让在校大学生们全面接触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在教学及考试的体系上大胆改革,如,钢琴考试必须弹奏一首风格中国钢琴作品,或者举办专门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音乐会等,这些积极的举措可以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普及。
三、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
目前,各高等师范院校一般还是沿用传统的集体授课和小课教学模式,考试范围以练习曲、复调及音阶作为基本考试内容。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没有明确提出规定和要求,所以才会导致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滞后。要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完善现有教学模式
在延续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可以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弹奏作为选修课程甚至是必修课程去开设。教师教授学生弹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内涵,掌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正确的弹奏方法及音乐风格特点等。由此一来,学生可以在日常的钢琴课上学习传统钢琴技法,系统掌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弹奏方法,熟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掌握中华传统优秀音乐的特点。
(二)完善考试制度
高等师范院校在钢琴课程的考试中,一般没有明确要求考试曲目的性质,只是规定了弹奏曲目的类别。有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要求考试时是两首作品,如练习曲、乐曲。有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考试是要求三首曲目,如练习曲、复调、乐曲。还有的是在此基础上加入基本练习,如音阶和琶音等。但是,教师对这些作品的性质和类别是不做任何要求的,一般都是教师日常教学布置的曲目或者学生自己选曲。所以,在考试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一般不会选择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作为考试曲目。那么,在考试大纲的制定上,可以单独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提出并设定考核方法,如大一初学钢琴的学生,如果选择弹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可以有一定的加分;对于大二必修课结业考试的学生,要求必须弹奏一首中国风格钢琴作品;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举办个人钢琴音乐会时,演奏曲目必须保证有一定量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通过各种有效的考试方法去促进和提高在校大学生学习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推动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实际教学。
(三)鼓励在校学生举办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
对于一些有钢琴基础的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将平常练习的曲目搬上舞台,适当地举办一些钢琴音乐会,无论对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还是对心理素质的锻炼,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鼓励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音乐会,对提高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促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其形式可多样化,如几位同学一起举办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会,或者举办个人专场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会,还可以师生同台举办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这样一来,学生弹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积极性会被激发,演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氛围就会更加浓郁。
(四)举办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弹奏比赛
在高等师范院校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一方面可以给在校大学生增加学习的紧迫感,督促其认真掌握所学的各项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各种基本技能的兴趣,主动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所以 ,高等师范院校可以举办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弹奏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无疑对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对提高学生演奏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热情。
四、对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教学的反思
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不可否认,无论从教学体系还是教材体系等诸多方面,相对于西方完善的体系来说,我们都还处于发展阶段。但许多优秀的钢琴家、作曲家们凭着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热爱,将中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相结合,经历了萌芽、探索、成熟、创新四个阶段后不断完善,在数代优秀音乐家的共同努力下,才形成了承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独具中国风格特色的钢琴作品,[5]116-120成就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传播热潮,并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因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浓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6]217-219这其中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都诠释出了我们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如《牧童短笛》《彩云追月》《夕阳箫鼓》等。就目前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来看,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等都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钢琴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研究、尝试、改变,将中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自己最优秀的“中国风”吹出一片天地。然而,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就需要越来越多的钢琴教育工作者去积极探索、潜心研究,用敢于创新和坚持的态度去突破沿用许久的传统教学理念,才能健全和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
有西方较为完善的教学及教材体系作为我们钢琴事业的根基,中国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的作曲家所创作的优秀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作为我们的硕果,有中国无数钢琴教育家的宝贵经验作为我们的枝叶,如今的中国钢琴教育事业正像参天大树一般蓬勃发展。如何让这棵大树开出我们传统音乐的鲜艳之花,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钢琴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去努力。而现在,就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来说,我们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传承的纽带——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运用和教学体系的建设。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音乐教师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艰巨任务,如何完成自身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如何传承我们自己最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让老祖宗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瑰宝永远绽放?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推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有义务去推动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全面发展,有义务,推动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更加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让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绽放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