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埃尔纳尼》的演奏探析
易璐(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本文以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埃尔纳尼》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作曲家如何以鲜明的个性语汇来进行音乐表现,对其从中展示的钢琴艺术特色进行归纳和总结。李斯特;埃尔纳
浅谈钢琴改编曲《望春风》的创作特征
文/张欣颜一、多位作曲家改编钢琴曲《望春风》(一)萧泰然钢琴改编曲《望春风》萧泰然,中国台湾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日据时期”,见证了中国台湾西式音乐发展的各个阶段。1977年因经商失败移居美国,在此
探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为例
衣珊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以西方钢琴乐器改编中国传统民族民间乐曲,是“古为中用”、“中西合璧”的典范。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题材来源于
《百鸟朝凤》钢琴改编曲与唢呐曲版本的比较研究
王琦瑶一、《百鸟朝凤》概述《百鸟朝凤》的原型是山东地区几个零散的片段拼凑而成。1953唢呐表演艺术家任同祥根据鲁西南地区流行的版本对这首民间乐曲进行整合,并将这首民间乐曲推向世界,后任同祥经过不断地改
浅谈钢琴改编曲《谷粒飞舞》
魏敏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音乐,中国音乐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体系,而这样的历史渊源也影响了后来中国的钢琴曲的发展。《谷粒飞舞》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它是
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审美特色与演奏诠释
赵心瑜改编曲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钢琴作品形式。由储望华改编自阿炳的同名二胡曲《二泉映月》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优秀代表。作者既根植于原作,又从钢琴创作角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作品呈现出了民族美
我国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手法及特点分析 ——以《百鸟朝凤》为例
李海萍(兰州文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多人将钢琴学习作为一种愉悦生活品质的事情进行。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将我
浅析钢琴改编曲《快乐的女战士》
钟秋月摘要:钢琴改编曲《快乐的女战士》源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一首经典的钢琴独奏曲目。本文从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演奏方式等方面浅析这首钢琴曲的创作特点。关键词:《快乐的女战士》杜鸣心演奏技法钢琴
高校钢琴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的探索 ——以钢琴改编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
赵芸禾(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江苏南京210038)中国钢琴改编曲作为“中西结合”的民族创作典范,对钢琴民族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王建中先生的中国钢琴改编曲为钢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陈培勋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改编曲的创作技法探析
刘丽娜(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陈培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以广东音乐为旋律题材改编成的钢琴作品运用独特的和声技法,并结合西方的作曲技法和中国民间音乐相结合。文章通过分析陈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