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音乐学最近二十年的方向1
本文概述民族音乐近二十年来所强调过的一些领域,进而述及所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然后评价民族音乐学影响音乐世界和学术研究的某些方法。音乐与文化比较音乐学最早的文献坚持对所研究的音乐进行系统分类,如:原始或
浅谈音乐家的创作思维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它的每个音符都渗透着一股灵性,每个音符都传递着一份思念,一份雀跃,一份酸苦,一份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这是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传递,是世界上最自然也最亲切的语言。它既没有种族的隔
音乐与人生
人的一生,与音乐相伴始终。音乐包围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弥漫在它的每个角落。大地、天空、水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效果强烈的自然界的音乐。风儿在树叶里歌唱,在河水潺潺的涟漪里撩拨竖琴的弦;鸟儿对着迷人的,刚
首调听觉的分析与训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任何一种音乐心理活动都离不开听觉的参与。首调作为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音乐听觉类型,怎样从认知的角度理解它的形成,如何在听觉训练中合理应用这一听觉模式,是学习者应学习和掌握的一项有所助益
论歌曲创作与接受意图
歌曲流行的社会过程,有五个基本环节——(词人的)歌词,(作曲家的)音乐,(歌手的)表演,(机构的)传播,(歌众的)传唱——它们合力起作用,每一环都成功,才能造就一首歌的流行。但是,它们相互之间的制约互
论音乐内容构成的三个层次
音乐的内容是人们谈论已久的一个音乐美学问题,古今中外的有关论述很多。随着音乐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的表现内容不是单一而是多方面的,在总体上对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偏向(如情感论或形式论)都会难免陷入
音乐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科学研究是知识的来源 研究,在许多音乐教育者看来,是一种仅仅发生在高等院校的小范围的深奥活动。这种看法限制了音乐教育者在音乐教育决策和对音乐学习过程的理解
音乐与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战略目标,对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转轨性的改革,以更好地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跨世纪人才,无疑具有深刻
音乐学的学科
1、历史学的方法 历史学研究中要求有历史理论、观念体系或提出一些历史学者认识或未认识到的但却指导他工作的假设。如艺术历史学家E·H·冈布里奇1969年所论
音乐学的本性
1、定义“音乐学”这个术语曾被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做过定义,几乎所有的这些定义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这两种观点是根据音乐研究家所采用的方法或是研究的题目而形成的,一种解释规则,另一种研究现象。不管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