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论文
  • 浅谈门德尔松的艺术创作浅谈门德尔松的艺术创作

    高昕月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

  • 门德尔松的“无词”世界门德尔松的“无词”世界

    孙丽媛摘要: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是“无词歌”的创作者。这种体材的首创是作曲家的一个试验品,伴随着传统与创新并存。对“无词歌”体裁的解释基本上均为“一种宛如歌曲的抒情钢琴小曲”。门德尔松钢琴小品《无词歌》

  • 浪漫主义早期下属功能的演变特征研究 ——以门德尔松八卷《无词歌》为例浪漫主义早期下属功能的演变特征研究 ——以门德尔松八卷《无词歌》为例

    宗一鸣法国音乐理论家拉莫在《音乐理论的新体系》(1726)中首次采用“下属和弦”一词,与属和弦及主和弦共同构成了其笔下的“调式”。在此基础上,拉莫在《和声的起源》(1737)一书中进一步发掘下属和弦的

  • 论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表演艺术论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表演艺术

    张艺(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海口571158)前苏联钢琴家涅高兹曾提到:“声音的掌握是钢琴家应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最首要的,因为声音就是音乐的素材本身。”[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在同一

  • 门德尔松《无词歌》Op.61之1和声分析门德尔松《无词歌》Op.61之1和声分析

    【摘要】门德尔松《无词歌》Op.61之1又名“五月微风”或“五月的熏风”,它的旋律如同一个人在述说一段故事,配合上如流水一样的伴奏织体,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无词歌”体裁的乐曲。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运用并

  • 论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论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

    张教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0]本文以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思想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门德尔松钢琴作品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重点从门德尔松钢琴作品古典与浪漫的二重性、门德尔松钢

  • 论再现二段曲式的结构特征 ——以门德尔松《F 大调无词歌》(Op.85,No.1)为例论再现二段曲式的结构特征 ——以门德尔松《F 大调无词歌》(Op.85,No.1

    谢滨妃二段曲式是曲式学最常见最基本最广泛的小型曲式,本文主要对再现二段曲式的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并以门德尔松《F大调无词歌》(Op.85,No.1)为例,通过对作品的详细分析,以期对再现二段式有深刻的理

  • 以音代词,妙不可言 ——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特征与演奏以音代词,妙不可言 ——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特征与演奏

    闫思雨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首创的钢琴体裁无词歌,是不可多得的璀璨艺术瑰宝,这部旷世佳作融合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肃干练与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由畅意,形成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本文旨在

  • 探究门德尔松三首无词歌之创作手法探究门德尔松三首无词歌之创作手法

    颜新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无词歌》主要内容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自然风光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两首威尼斯船歌与一首葬礼进行曲均属于表现社会生活的,可能是作曲家游历意大利,遇到了威尼斯贡夫拉船夫,也可能是看到了

  • 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风格独特性 ——以第三集·Op.38.1 为例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风格独特性 ——以第三集·Op.38.1 为例

    张轩卿(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一、门德尔松生活经历独特性简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出生在德国汉堡一个十分显赫且富裕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启蒙主义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父亲是亚伯拉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