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巴赫十二首小前奏曲浅析

发表时间:2025/05/07 04:07:10  浏览次数:36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王 倩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音乐以复调性、即兴性和装饰性为主要特点。复调教学在钢琴教学中十分重要。这本教材由于技术浅易且涉及面广,十分适合教师向学生传授复调概念及各种技巧性训练。

巴赫;复调;教学

《小前奏曲集与赋格》包含十二首小前奏曲(为初学者而作的练习曲)、为初学者用的六首小前奏曲、一首二部小赋格曲、两首三声部C大调赋格曲、三首前奏曲与小赋格曲。

本文主要针对十二首小前奏曲教学和练习进行集中的简要分析。从篇幅上来看,这十二首小前奏曲规模不一,最短的只有9个小节。最长的也只有43个小节。是适合初学者的“微型”练习曲集。笔者依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巴赫的这十二首小前奏曲的教学及练习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唱谱与视奏

唱谱是钢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学习哪种类型的曲目,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做到“弹前先唱”和“边唱边弹”,对于巴赫的复调作品更应如此。在通常的教学当中,尤其是复调教学当中,唱谱与视奏不是孤立的,而应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必须按照一定步骤来进行。例如:第一周分声部唱谱和分(手)声部视奏;第二周双手合起来分段练习,并对重点难点乐句单独打磨;第三周可提出背谱要求或强化流畅弹奏要求。

二、旋律进行与和声转换

旋律是音乐表现的主要手段,旋律可以表现音乐的形象以及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巴赫作品的旋律往往是隐藏在和声转换中的。例如小前奏曲第五首(d小调)学习这首小前奏曲,不妨先让学生将该调音阶先弹奏出来,熟悉和巩固调式调性特点以方便对右手部分进行和声转换分析(T-S-D-T-Ⅶ-T)。

三、节奏与音型

(一)休止(弱起)

巴赫节奏的典型特征是旋律或动机的弱起。例如:小前奏曲第三首右手每小节出现三次休止(弱起)。演奏时,不是每个音都中以重音爆发出来,而应节奏严谨、抑扬起伏。

(二)保持音

1.保持音(长音)在古钢琴作品中出现频繁

在多声部的进行中,长音的存在能起到支柱性的作用。例如:前奏曲第二首第一小节至第三小节左手部分。演奏时要注意气息持续保持。想象和声犹如宏伟的教堂和人们坚定的宗教信仰。

2.延长音(长音)常用于多声部进行

音乐的条理清晰和脉络分明是演奏巴赫作品的一大难点。让旋律在持续不动中富于流动性,是要经过长久积累和训练才能练就的。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必然要为学生承担某声部旋律的演奏,让学生在复杂的声部交织中慢慢理出层次。例如:小前奏曲第六首第三、四小节。

(三)装饰音

巴赫曾在1720年为其大儿子弗雷德曼所写的键盘小练习曲当中,列出了13种装饰音及其弹法。在十二首小前奏曲中出现较频繁的是波音、逆波音、回旋音、颤音。装饰音的作用是为了增强音乐句的音乐性与歌唱性。装饰音的准确演奏能让我们回到巴洛克时代,重现纯正的巴赫精神。

(四)十六分音符(走向)的演奏要注意主题的歌唱性

(小前奏曲第四首 )触键的重心要随着旋律的变化而转移,其次,十六分音符(衔接)的演奏在教学需要格外注意。(小前奏曲第五首)触键过程切记出现生硬、断裂、尽可能做到颗粒均匀、保持声部线条的流畅性。(小前奏曲第八首)十六分音符(分解)要在和弦固定手型的前提下进行练习,进而锻炼手指的跑动能力。

四、断奏与连奏

断奏(Staccato)是快速的下键和离键,一般手掌不要跳动,音符时值为其二分之一。避免过分尖锐和短促。连奏(Legato)与浪漫时期的连奏不同,巴洛克时期的连奏要有清楚的起音点,触键清晰,音质要集中。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耳朵辨别,找到符合主题性格的触键方式。例如:小前奏曲第十二首:右手主题具有舞蹈特性应采用连奏。左手主题饱满、深沉则应采用断奏。

五、指法与力度

巴赫生活的年代,创作和演奏主要是羽管键琴。羽管键琴讲求灵活,“同音换指”可以称之为一个指法运用上的小花招。例如小前奏曲第四首第四小节(2指换3指)、第六小节(1指换5指)。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让声部连贯,也可以使声部的持续音得以保留,同时另一声部也能有足够的手指进行顺畅地弹奏。

相较于古典主义之后的作品来说,巴赫作品弹奏中力度上限和下限的区间范围明显要小一些。例如,在贝多芬钢琴作品中,力度范围可以从pp至ff甚至再强一点也被认可,但在巴赫作品中,力度范围一般仅能控制在p至f这个区间之内,过于强或者过于弱都不符合巴洛克作品风格。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依照内心听觉而演奏。而不要过分去强调和表现谱面上的渐强与渐弱。

六、音色与触键

第三首小前奏曲是巴赫为诗琴(一种拨弦乐器)而创作的。现代钢琴与古钢琴在结构和发音原理上有着很大不同。为了符合古钢琴特色,可以采用如下奏法:手臂放松、固定好手型、近触键、低抬指。古钢琴作品在现代钢琴上的演绎和诠释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着争议。无论是追求作品真实性力求还原历史原貌,还是发挥现代钢琴优点,赋予古钢琴音乐新的内涵,教师应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只要不脱离作曲家创作意图,就应该是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努力去做的。

十二首小前奏曲中,no1 o2 o3 o5 o6 o8 o9 o12均为一部曲式No4 o7 o10 o11为单二部曲式。教师应在尊重教学顺序的原则基础上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顺序,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对巴赫钢琴作品进行研究,是钢琴教学、特别是初级钢琴教学中一项非常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它所涉及到的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心血去探索,将研究理论运用于实践,再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反馈和改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巴赫复调的学习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周期,几乎伴随了整个钢琴学习生涯。要真正全面掌握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弹奏,仅仅依靠跟随老师学习的短短几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成年后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人生阅历和逐渐开阔的艺术思路慢慢参悟渐渐体会,才有可能最终领悟巴赫音乐的真谛。

[1]盛原.我们一起爱巴赫[J].钢琴艺术,2006(06).

[2]林华.巴赫钢琴弹奏导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J647.45

A

王倩(1980—),女,青岛艺校教师。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