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晶云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十八世纪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对巴洛克音乐产生和世界音乐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其众多的音乐作品中,《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他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成就,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巅峰,被人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是当今世界钢琴学习的必弹之本。本文将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第一首BWV.846进行浅析,并且通过对巴赫平均律第一首的探究和演奏感受找到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方法和特点。
平均律;演奏技法;演奏特点
一、巴赫平均律第一首创作背景及简介
巴赫平均律的产生经过了很长的时期,在15世纪,杜费创作出一种卡农曲,最早在16 世纪的宗教音乐开始有这种作曲形式,复调音乐也随之发展起来,直到18世纪巴赫时代达到了巅峰。其中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曲为代表。
德国维克迈斯特在1671年把八个音平均分为十二份,使各个半音程之间有着绝对平均的比例,这就是“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每一个调都包含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共24首。作品中第一首《平均律NO.BWV846》创作于1722年,这首平均律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和古诺加上的旋律一起被称作《圣母颂》,被众人知晓。创作当时巴赫正任宫廷乐长,便开始了第一部平均律的创作,这时的巴赫日常生活丰富,音乐上十分贴近生活,听起来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二、巴赫平均律第一首演奏技术分析
(一)十六分音符
该前奏曲出现了很多十六分音符,对手指训练极具价值。其中十六分音符的弹奏是借助于灵活移动手位来完成的。还有一些小节是连续的附点节奏加十六分音符,演奏时手指力度不能太弱,否则会造成音量不平均。这首作品最重要的是和声的变化及连接,这种和声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力度的把握来推进情绪的变化。在有较多的十六分音符出现时,我们可以贴键演奏,但每个音都要清晰明了、均匀而又不能弹得生硬,演奏时特别要注意指尖的触键点和动作的平稳,手指动作不要太大。在演奏8分音符和4分音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非连音演奏,音符和音符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模仿巴赫时期乐器的音响效果。交代清楚音符,左手在演奏中尽量保持住音值,保证触键时间。在平时练习中,我们可以先用慢速练习,去体会触键的深度和速度,达到完美的听觉效果后再加快速度,使手指控制力不断增强。
(二)保持音
所谓保持音首先就是要保持住音的时值。切勿在节奏弹够之前离开。有些地方需要稍稍延长一点来表现这个时值的丰满程度。总的来说保持音记号是既要求时值也要音色的到位,不光在节奏要稳定,又要在音色上厚实和饱满。在巴赫平均律第一首前奏中出现了较多保持音,在演奏时候,最开始的几个音手指要尽可能保持住,保证一定的触键时间,有时候右手的每一个音也尽量保持住,会有手动踏板的效果出现,不管怎么样处理,只要符合巴赫音乐风格,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一定的尺度内是可以由演奏家自己把握的。其次我们可采用慢速练习和分手练习来训练保持音。
(三)装饰音
在《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装饰音的运用既丰富又复杂,尽管之前有不少作曲家有讲到,但不同的版本和不同演奏者对原版乐谱的理解各不一样,一直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和准则。更因为现代钢琴和古钢琴区别较大,有时无法在现代钢琴上完全奏出巴赫作品中的装饰音,所以对装饰音的弹奏不能太拘谨。一般来说,这些的装饰音结构工整,从拍子上开始,即使有时会有华彩的装饰,但也不能弹得太过夸张随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是从上面还是下面的音开始颤音的装饰,该弹多少个颤音由曲子的弹奏速度快慢和其它声部音的时值长短决定。钢琴家的修养和对乐曲的不同理解有时决定了装饰音的不同奏法。
在巴赫平均律第一首赋格中出现了几处颤音,这些颤音不同于现代的颤音奏法,现代颤音既可以从上方音符开始也可以从主要音乐开始,还可以从下方音符开始,而在平均律的演奏中只能从上方音符开始,在平均律第一首中有一处特殊的颤音,即附点音符的颤音,保持附点节奏的特点,
颤音的弹奏在一定时值内可多可少,手指机能比较好的可多弹几个颤音,只要不影响音的时值。弹奏灵活均匀,切勿产生轻重不均,长短不一的情况,这要求弹奏者具备一定的手指功底。
(四)多声部的演奏
在演奏赋格时要特别注意声部的层次问题,在演奏其他大多作品时,我们通常左手比右手会弹的轻一些,但是在演奏平均律赋格时,并不是这样。在演奏巴赫以及巴洛克时期之后的作品时,一部分演奏者在弹奏复调音乐作品时,会出现过于夸张的处理。实际上,在演奏的过中,要十分注意不同声部间的层次问题再进行合理的安排,有时用较弱的层次来弹奏。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曲子右手部分主要是十六分音符,与之对应的是左手的八分音符。其次,要知道主题会在哪个声部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在弹奏的时候对非主题声部的音量加以控制,才能突出主题部分,不同的声部各都有不同内涵,出来的演奏效果充满动感和层次感,。在演奏时,不能因为过分重视主题声部正在进行的乐句,而忽略了其他声部正常的呼吸和分句。另外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每个声部的力度大小,避免重音的出现。
三、结束语
在练习巴赫作品时,我们应该首先把握巴赫平均律的总体风格,对平均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把握各个声部之间的联系,做好分手分声部、合手分声部的练习,先慢后快,只有把这些工作都完成了,才能对巴赫平均律有更深入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巴赫作品的精华所在,演奏出更有情感,更富表现力的音乐。
[1]罗萨琳·图雷克.巴赫演奏指南:对历史、结构及演奏的根本研究(重译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赵力.巴赫《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名篇分析与演奏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图雷克.巴赫演奏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5]赵晓生.平均律键盘曲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