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钢琴成为当前热门的学科。但在日常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发现,钢琴教学中很多教师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技法及速度的培训,使得很多学生进行演奏时,虽然演奏技巧极为娴熟,但呈现出的乐曲根本没有任何的感染力,这是因为学生不具备较好的乐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琴教学;学生乐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人们进行情感传递的的重要载体,其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乐感指的是个体对于音乐所具有的感知领悟力,其对于音乐演奏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想要使学生的演奏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重视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使其通过自身对于乐曲内涵深刻的理解及掌握,更好地诠释出钢琴作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掌握乐感的重要意义
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其所具有的乐感直接影响着音乐作品内在情感的呈现。因此,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给予足够的关注。首先,学生若具有良好的乐感,那么其在进行钢琴演奏时,就能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意义进行良好的掌握。同时,若其拥有乐感,通过与演奏技巧以及自身对于音乐作品的具体理解,就可以呈现出更加动人的音乐。其次,在学生养成良好的乐感以后,其演奏水平也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其就会成为动力,进一步刺激学生对音乐的追求。最后,通过乐感的学习,也能够使得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坚持钢琴艺术的学习。
二、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现状分析
當前,随着我国第二课堂以及艺术类学科需求的不断提升下,钢琴成为了如今最受欢迎的艺术类型。但在目前的钢琴教学过程中还有着较多的问题,制约了其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心态
钢琴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自诞生起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其学习过程是极为艰难的,但通过对于钢琴的学习,能够使自身的气质得到提升的同时,掌握良好的钢琴技艺。所以,对于钢琴学习来说,其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地学习与训练。但是,在当前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很多家长不能给孩子的钢琴学习奠定良好的出发点,使得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时过分追求速度、等级以及资格,导致钢琴这种高雅的艺术增加了学生的疲惫感。在进行钢琴学习时,其学习训练是极为枯燥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家长若不能给孩子以正确的钢琴学习心态,就会严重影响学生钢琴学习的效率。另外,还有部分钢琴教师想提升自身的声望与经济效益,要求学生不断地进行训练,参加等级考试,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钢琴学习的真正意义,不能以端正的心态进行学习。
(二)缺乏对于乐感教学的重视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对技巧与乐理知识的培训加以重视,钢琴考核等级的不同,对于钢琴技能以及知识也有着不同的考核内容。但是,不论怎样的等级考核,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乐感及乐思。但在当前钢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于钢琴学习的偏差认识,不能重视到乐感培养的重要性。钢琴教学下产生了大量的钢琴弹奏者,却很少诞生真正的钢琴艺术家。想要成为出色的钢琴家不仅需要拥有极为丰富的乐理知识与弹奏技艺,更是对其乐感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钢琴教育者必须要对乐感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不能选择合理的教材与教学方法
在进行钢琴教学时,其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枯燥性的特点,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要说如今钢琴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持续的技术练习,导致其学习难度不断增加,更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性,其乐感也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了。并且,很多学生并不是由于自身喜爱钢琴而进行学习的,只是家长之间的盲目攀比,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钢琴技巧的学习,其学习效率自然就无法得到充分的提升。另外,由于所选择的教材内容基本是一些西方的作品,与学生的认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也导致根本无法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
三、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读谱习惯
良好的读谱习惯是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读谱方法,才可以对于音乐作品中的音乐情绪进行充分的感知。所以,钢琴教师在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对于正确的读谱方法进行充分的掌握,例如乐句、指法以及表情记号等。音乐语言与我们使用的语言间还是存在较多的相似性的,作曲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会利用一些特定的乐句对一些音乐情绪进行表达。所以,若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就能够使其自身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钢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逐渐养成对于作者标注内容进行注意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学生的身体记忆,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乐感能力。
(二)对学生的听觉及音乐想象能力进行培养
听觉及想象能力的提升,也能使学生的乐感得到提高。因此,在钢琴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听这种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使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不断地提升,并在以后的弹奏过程中将对应的情境进行带入,从而使得音乐作品中所具有的内在情绪及感情充分呈现出来。另外,想要实现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与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对生动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使得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演绎时,则要与自身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自身的认识及想法融入,使作品具有新的意义,最终实现对于学生乐感的有效培养。
(三)重视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钢琴演奏作为一项心智活动,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此,只有当学生对于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时,其演奏才能富有灵魂与感染力。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对于作品创作的背景及其所呈现的音乐风格进行理解,还要引导其更加理性地分析作品的主题及创作思想,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及理解能力,使其对于作品的实质内涵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使得学生的乐感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对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演奏时,具有较强的个人特色,提升其音乐表现水平。
(四)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
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钢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并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鉴赏水平。其次,学校还要通过与学生家庭的结合,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家里也可以感受到音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得到充分的提升,提升其乐感水平。教师还要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多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的现场演奏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实现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
四、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使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就要对学生的乐感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因此,对于钢琴教师而言,要从基本的读谱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读谱习惯。此外,还要加强学生音乐想象能力的提升,这样学生才能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好的掌握。另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结合乐感培养及技巧教学,在实践中使学生的乐感得到充分的提升,在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进步,更好地诠释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1]赵珺兰.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OL].黄河之声,2018(1):73.
[2]张妍星.钢琴教学中的学生乐感培养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2016(15):214.
[3]刘潇.试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J].戏剧之家,2016(6):108-109.
[4]吴琳.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0):170-171.
作者简介:郭轶(1975-),女,本科,讲师,现就职于辽宁省艺术学校,主教钢琴专业,于1998年考取雅马哈国际电子管风琴演奏及指导五级资格,研究方向:古典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