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发表时间:2025/05/04 18:57:28  浏览次数:38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孟斐

【摘要】随着传统教学方式转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新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究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关键词】教学导入;积极参与;教学方法;音乐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既包括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又包括对音乐欣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乐曲来让学生探究音乐知识,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积极性,深入探究音乐知识,使音乐综合素质获得提高。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音乐能力,用具有趣味性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优化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教学一开始就进入到知识灌输中。很多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课间的游戏环节,枯燥的教学方式不能使他们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不能高效进行。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创设多种趣味性的课堂导入,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使音乐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在进行音乐导入时,教师可以选择以下方法进行:

(一)运用故事进行课堂导入

故事是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在上课之前,教师给学生讲述一个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故事,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主动进行知识探究,使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进行。例如,在教学《大鹿》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大鹿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情境中学唱歌曲,能够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很快学会演唱。

(二)用舞蹈来进行课堂导入

小学生都活泼好动。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播放一段节奏感强的乐曲,让他们在乐曲声中进行舞蹈。在欢快的节奏中,学生都参与到了舞蹈中。通过课前舞蹈热身,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学习中,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运用提问的方式進行课堂导入

问题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在音乐教学时,教师通过趣味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展示空间,活跃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积极探究和思考来掌握音乐知识。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音乐的引导下进行积极思考,加深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是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把探究中的收获展示出来。通过展示,学生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肯定能够作为他们探究音乐学习的动力,继续深入的进行音乐学习。在让学生进行音乐展示时,教师要给他们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使他们树立音乐学习的信心。对于一些音乐素质较差的学生,在他们进行学习时,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每节课的音乐学习中都能够获得提高,使他们喜欢上音乐学习,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使音乐素质获得提高。在学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和动作来对他们进行肯定,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使音乐课堂教学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三、丰富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通过积极主动的学唱和探究掌握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在辨别1、2 、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辨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音乐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的音乐能力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提高。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努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不断提高音乐技能,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知识,使他们的思维获得启发,有效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认真学习,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喜欢上音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海芸.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张望.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即兴音乐活动探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4.

[3]李小弘.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