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解析钢琴作品中古筝改编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技法

发表时间:2025/05/04 18:48:08  浏览次数:41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黄惠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也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音乐艺术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伴随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向世界展现更多样化的自己,西方的文化也不断传入我国,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例如,我国的建筑融合欧式建筑的风格特色,西方医学推动了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我国作品家也在不断尝试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曲。在无数钢琴作曲家的不断努力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也流传世间,也打造出一批批优秀的作曲家。储望华作为一名出色的作曲家,在几十年的创作历程中,也为我们留下了大批优秀的钢琴独奏曲。他早期留下的《浏阳河》,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民歌,在20 世纪70年代,被改编成为古筝曲,随后又被改变成钢琴曲,保留了原歌曲的韵味,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思想境界。本文就以《浏阳河》为例,对钢琴作品中的古筝改编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进行研究。

一、古筝改编曲

古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的民族乐器,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古筝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代表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古筝作为我们的民族乐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对提升自身艺术水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学习继承古筝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国内对于古筝的研究也非常的丰富。很多学者针对乐器演奏特色和古筝改编曲的音乐特征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为适应新时期音乐发展的潮流和人们对音乐文化艺术的追求,国内的作曲家在进行传统民族音乐的创作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吸取国外优秀的音乐创造形式和演奏技巧。钢琴作为一种被大众做熟知的乐器,国内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也不断吸取钢琴作品的创作技巧,在保留我国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进行创新发展,从而形成全新的创作形式和艺术特色。西方的音乐文化不断影响着我国的民族乐器创作,传统的古筝作品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演奏技巧和创作特征方面出现新的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作曲家音乐创作手法愈加娴熟,古筝曲配有钢琴伴奏的音乐作品也不断涌现,受到听众的一致喜爱,也推动了钢琴作品中古筝改编曲的创作不断发展成熟。改编曲指的是在原有的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融合新的音乐素材,对音乐作品进行新的编排,从而形成新的音乐形式,古筝改编曲是对古筝作品的继承,保留古筝音色优美和旋律悠扬的特色,同时融合其他乐器的韵味,发扬其他乐器的特色。

二、古筝改编曲的音乐特征

在整个演奏的古筝部分,曲目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前面最先出现的三个乐句是属于第一部分,作为一个引子。第二部分为乐曲的第3 小节到第26 小节,这段乐曲是整篇乐曲主题的第一次出现,是慢板段。第三部分为乐曲的第27 小节到44 小节,是整个乐曲的第一次变奏,属于小快板。第四段为乐曲的第45 小节到62 小节,这是整篇乐曲的第二次变奏,这段乐曲充分运用了分解和弦法。第五段是主题旋律的再次展现,充分体现了乐曲的主题,为乐曲的第63 小节到87 小节。

首先出现的三个乐句,即第一乐段的引子部分采用了双手弹奏,小指提弦,起始慢,逐渐加快。当然,在弹奏引子部分的时候要注意,由于是双手弹奏,两只手在节奏和音量方面一定要均匀。这一部分是散板,所以在弹奏时一定要连贯,不要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在第一句弹奏完成之后,要有一定的暂停时间,等古筝的泛音结束之后在弹奏下一句,切忌赶节拍的现象出现。第三乐句有一个渐慢的过程,因为第三乐句结束就是主题的进入,因此渐慢到消失的过程一定要体现出来。在进入主题乐段之后,一定要注意音乐要弹奏的较为悠扬,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左手,左手弹奏直接关系到音准的好坏。古筝乐曲的主要特点就是声韵结合,右手弹奏完成之后,左手进行滑音,这是一个非常自然流畅的过程,同时弹奏的过程中要注意旋律的歌唱感情。在进入主题曲段的后半段是衔接小快板的,因此,在主题初进的乐段结尾,要进行过渡曲段的演奏,这一部分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承接上一部分的前奏,同时为接下来的小快板部分做好铺垫。这部分内容的弹奏速度适中,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适中的速度是顺利过渡到小快板部分的铺垫,速度过快会影响小快板部分的节奏情感,因此,这部分的弹奏特点是速度适中。接下来是第三乐段,这一部分要运用古筝特有的演奏技巧,就是快四点演奏指法,这段改编曲演奏具有大量十六分音往返的内容,旋律特征有明显的乐曲的颗粒感觉。这部分的演奏速度也非常巧妙,旋律带有明显的颗粒性,演奏者的演奏时的指关节爆发力较强,弹奏时手指动作干脆。演奏者手腕与手心保持同一动作,做好尾音部分的处理。左手手指拨弦,与小撮同时进行,演奏者的其他手指自然弯曲,显现出半握拳的动作。

当然,在小撮时不要将手指提前放在琴弦上,不然会使得有义甲的手指碰触到琴弦,会产生杂音影响乐曲整体风格稳定,并且,在弹奏过程中要保持触弦果断、力度统一,掌心和小关节都要有良好的控制力,弹奏时小关节的爆发十分重要,是乐曲的感情表达爆发点,由于曲子的旋律跳跃性较大,肩臂手腕要放松,手臂平稳的前后摆动保持节奏与速度。使得左右手音色婉转动人,结尾做减慢处理,能够引人入胜,深入其中,感触深刻。第四部分的演奏技巧也包括快四点,这部分的演奏音符稳定,旋律均匀,演奏者弹奏指尖力道一致均匀,为听者展现出分解和弦段。最后一部分的演奏技巧需要刮奏,演奏者双手力度一致,为听者展现出清晰婉转的音色,为听众呈现出生动的画面,将听者带入到美妙的乐曲中。

三、钢琴创作体现古筝技巧

作为一首民歌小调,《浏阳河》的整体篇幅相对较小,内容较为简单,旋律单一,歌曲的意义主要通过演唱歌词的形式进行表达的特点使得在改编这一作品时要对编曲进行调整。在钢琴曲的编曲过程中,运用了各种变奏的手法来减轻缺少歌词的意义表达不足,从而丰富演唱内容,使得歌曲演奏更加饱满,实现歌曲旋律的一致。相较于我国传统乐器古筝,钢琴这种乐器对曲子的结构要求更高,歌曲结构一般较为严格。在进行对古筝曲进行改变时,需要将民族乐器和文化因素考虑在内。为满足西方古典乐器钢琴对曲子结构的要求,编曲家在进行乐曲改变时会融合变奏曲以及三部曲等形式,提升创作空间。乐曲调式建立在E徵调式上。例如,钢琴作曲家借助五声音阶,同时充分利用钢琴音域广的优势,辅以立体的织体进行创作,能够将乐曲的民族特征充分地展现出来。

经过改编后的作品分别包含了引子、主体、中部、再现部、尾声五个部分,在上文的分析中,古筝的整首曲子也是分为五个部分,在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也遵循了分不同部分进行情感表达的原则,在低1-5 个小节中作曲家采用了高声部用四五度叠置和弦来表达旋律,低声部用六连音往下摸底的形式,来表达出高声部与低声部的层次呼应,同时要注意在演奏时左手要贴键跑动,右手和弦要用关节支撑,避免出现杂音错音。这样一来,曲子带给观众一种静谧的感受,营造出安静的氛围,听众在美妙的音符中也好像是融入了浏阳河魅美丽的夜景中。钢琴运用大量的琶音和弦,为行板的速度,同时古筝的引子部分的渐入则运用散板,这部分有一定的自我发挥的意思,可以让演奏者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进行演奏,更能够表达直观的感情。第10-32 小节属于主题部分,这部分是整首乐曲主题开始的阶段,作曲家采用传统民歌创作中最常用的几种编曲方式,将民歌小调连奏的手法,在这一段中起、承、转、合的传统民歌常用的旋律结构被运用起来,表达了对祖国风光的赞美,这种连奏可以带动听众的情绪。这其中,最后部分的31、32 小节是属于两个部分的过渡演奏,这时候连续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向下行旋律走向,同时伴随着装饰音在此刻的加入,使得乐曲连接更加自然流畅,这种下行的演奏为下面的变奏部分做出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33-52 小节包含了两个部分,即变奏与发展,贯穿了流水的主题,呈现出了一种流畅的并且带有中国风的复调,这种变奏与发展也与前文呼应,使得主题鲜明。第54-82 小节再现主题,是与第二部分的呼应,使得整篇乐曲有头有尾始终歌颂主题,始终带动着听众的情绪。最后的尾声部分以六连音的快速跑动,为流水主题模进进行,贯穿全曲、首尾呼应。为作品营造了优雅静谧的氛围,音乐令人回味无穷。

钢琴作品是通过多种织体的和声引用,与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是不同的,但是,通过大量的装饰音的变化使用,使得钢琴弹奏出的作品能够具有一种独特的中国风味,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通过钢琴这种乐器走向国际舞台的大好机会,并且是一种十分成功的尝试。在节奏方面采用大量的十六音符的跑动来体现流水的感觉也是十分精妙的安排,这种通过节奏的律动来表达水流流动的技巧与古筝的弹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