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钢琴曲《夕阳箫鼓》中的民族化元素探讨

发表时间:2025/04/28 14:41:11  浏览次数:8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郭 倩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钢琴曲《夕阳箫鼓》改编自我国传统古典民间琵琶乐曲《春江花月夜》,而不论是乐曲的整体呈现方面,还是在乐曲的表现手法方面,这首由西方特色乐器钢琴所演奏的乐曲中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化元素,并有着典型的民族化特色。文章将就钢琴曲《夕阳箫鼓》中所蕴含的民族化元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夕阳箫鼓》的艺术特色,并期望能为今后的民乐钢琴改编提供借鉴。

钢琴曲;《夕阳箫鼓》;民族化元素

钢琴曲《夕阳箫鼓》这首由我国传统古典民间琵琶乐曲所改编,由西方传统乐器钢琴所演绎的乐曲,由于其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化元素,因此,成为了由西方乐器改编中国传统民乐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夕阳箫鼓》的改编中,黎英海先生以钢琴传统的技法为基础,通过对我国传统乐器音色的模仿融入了我国民乐传统的调式、和声等,体现了中西方传统艺术特色的融合之美。

一、民族化元素中的五声调式运用

与西方音乐由七种音阶所组成不同的是,中国的传统音乐大多由五个音阶所组成,分别对应的是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钢琴曲《夕阳箫鼓》是由我国传统的民乐《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而黎英海先生在改编中保留了传统的五声调式演奏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钢琴曲创作和演奏的的方式,由宫、商、角、徵、羽组成的五声性调式,是我国大多数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基础。《夕阳箫鼓》是根据著名的琵琶曲所改编成的钢琴曲,现代作曲家在改编这首曲目的时候,保留了其原有的民族五声调式,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西方钢琴曲的演奏技巧以及表现手法,作曲家以bG宫为整个曲目的主要调式,以do、Re、mi、sol、la为整体主旋律进行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充分体现了西方钢琴与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互相融合的和谐之美。

二、民族化元素中曲式结构运用

“散—慢—中—快—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乐曲中最常见的一种曲式机构,钢琴曲《夕阳箫鼓》的作曲家在其创作过程中,除了大量使用二部、三部等西方的曲式机构之外,还适当加入了多段体、循环体等传统的中国式曲式结构,赋予了这首由西方乐器进行演奏乐曲丰富的民族特色。就曲式结构来看,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改编采用了中国传统古典乐曲“多段标题”式的结构,从原本的十段琵琶曲改编成了十一段的钢琴曲,并将插部作为了整个乐曲的中心,使整首乐曲的曲式呈现出了对称的方式,而这种“多段标题”式中国传统古典曲式在改编中的运用,也使得整首钢琴演奏更加的严密。而“分组循环”也是钢琴曲《夕阳箫鼓》中所运用的中古传统古典乐曲的曲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运用使得钢琴曲《夕阳箫鼓》保留了《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不同部分的旋律进行的拆分与整合,同时,还对乐曲每一句的旋律采用的“衔尾式”的创作手法,是乐曲呈现除了一种多形态的逐级递进模式。

三、民族化元素中的和声运用

在我国传统的古典乐曲中和声是极富民族特色的元素,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的传统古典乐曲采用的和声多以五声调式为主,并通过力度对其进行控制来使乐曲的和声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而在钢琴曲《夕阳箫鼓》中黎英海先生选择将和声以钢琴弹奏中的大小调进行表现,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和弦方式使和声呈现出了特殊的音效,丰富了其中的民族化元素。

四、民族化乐器元素的模仿

在钢琴曲《夕阳箫鼓》中,黎英海先生在演奏中利用钢琴对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琵琶、古琴、箫等进行了模仿。

首先,黎英海先生在改编中利用钢琴对我国传统古典民族乐器琵琶进行了模仿。钢琴曲《夕阳箫鼓》是由我国传统古典琵琶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因此,黎英海先生在演奏中对乐曲的音型进行了这一民族化乐器元素的模仿。比如,琵琶弹奏中“弹”和“挑”的弹奏技法,黎英海先生在钢琴的演奏中采用了上行模的方式进行了模仿,通过对钢琴键以指尖蓄力快速下键的方式表现了琵琶演奏的弹性特点;

其次,黎英海先生在改编中利用钢琴对我国传统古典民族乐器古琴进行了模仿。黎英海先生在钢琴曲《夕阳箫鼓》中对古琴的模仿既充分表现了古琴的声音,还展现了古琴演奏独有的韵味。比如,他在钢琴的演奏中利用了古琴弹奏所运用的虚实相间的手法,通过按音的方式提高了钢琴音的持续性,以此体现了古琴演奏的独特魅力;

最后,黎英海先生在改编中利用钢琴对我国传统古典民族乐器箫进行了模仿。中国传统古典乐器箫的吹奏特色会给人以绵长、悠远、恬静的感受,而黎英海先生在对《夕阳箫鼓》的改编中也利用钢琴对箫吹奏中的滑音、打音等进行了模仿。比如,在演奏中黎英海先生对引子部分通过倚音的下行弹奏方式,使音节之间形成了明暗的对比,并对最后的音节进行加重体现了箫吹奏的延续性。

五、结语

钢琴曲《夕阳箫鼓》在西洋乐器改编中国传统古典乐曲方面可谓是经典之作,这一改编不仅赋予了西方传统乐器钢琴演奏丰富的民族化元素,还有效通过中西方传统艺术形式的结合展现了音乐艺术的融合之美,既表现了中国传统古典乐曲的独有艺术韵味,又富有西式音乐的变现形式,展现了中西方艺术融合的独有魅力。

[1]柴娟.中国韵,西洋音——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技巧[J].音乐时空,2015,11.

[2]徐梦璇.浅析中国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作特征与演奏[J].艺术教育,2015,08.

[3]刘军华.如何推动中国钢琴语境的发展——黎英海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教学研究[J].音乐创作,2012,01.

郭倩(1983-),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城市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育。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0194276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