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趣乐屋成就明日之星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演奏

发表时间:2025/05/13 22:43:28  浏览次数:19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尤葳 周杨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在国内外专业院校的钢琴课程里一直都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而且在各地的音乐会上也经常听到他的作品。本文试图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简明阐述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时应注意到的问题及演奏风格把握,为正在学习他的作品的演奏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问题 演奏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音乐界,有两位重量级的音乐家发挥着巨大影响,那就是拉赫玛尼诺夫和斯克里亚宾。前者代表了俄罗斯后期浪漫派音乐,后者则代表了俄罗斯的早期现代派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无一不继承了俄罗斯音乐文化的传统,保持着19世纪浪漫主义的艺术观。在作品中他力图以普通人易懂的方式,表现一个普通人真挚忠实的思想与情感。与斯克里亚宾不同的是,他抗拒着西方现代派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了柴可夫斯基深刻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动人且诗意地表现着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人们的思想面貌。

我们在观察拉赫玛尼诺夫同时代的钢琴乐谱中可以发现,在这些乐谱中作曲家轻松的强调出隐藏的声部进行,因而钢琴家们不仅要注意基本的线条,同样还应该注意次要的成分。如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曾这样说明自己的降A大调前奏曲:“我们可以找到重复的旋律材料,那些用四分音符写成的,但是实际上只是和声的声音”。

上声部的织体描画出旋律,而在这首前奏曲的结束部分,拉赫玛尼诺夫亦用和弦写成了基本旋律的成分。

但是,作曲家非常注意强调补充的和声声音,因为这些跳出上声部的基本的旋律的声音甚至独立于演奏者的意图。这给演奏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既要听到旋律,又要着重其中专用的语气并付出回应的热情。同时代钢琴作品音符的写法有时都有每个作者不同于别人的特点,这种内涵和结构都考验着演奏者的敏感度。

笔者在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的教学中发现,只有在未成熟的演奏中可以见到学生会使用违背方便性的指法。

在中间部分的左手织体中使用5-2-1-5-3-2-1来代替方便的合乎逻辑的指法5-2-1-4-2-1-2。

另外在演奏此前奏曲以及其它作品出现连续和弦段落时,笔者建议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练习:

1.将和弦拆开,像练习单音一样练习每一个音,直至每个音都能听到悦耳的泛音时再组合成完整的和弦。

2.将重音轮流放在和弦的各音上,理清每个手指的触键,这对演奏具有隐藏旋律的和弦有很大帮助。

3.运用不同的和弦弹法来练习和弦段落,即人们常说的“推”和“拉(抓)”,这样可以获得不一样的音色,对于演奏拉赫玛尼诺夫色彩斑斓的和弦来说这几乎是一项基本任务了。

4.在弹奏连奏的和弦时,要求理清手指、手腕、手臂的运动方向,在不踩踏板的情况的下,力求做到声音和气息上的连贯。

5.最后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力度下弹奏和弦,并用耳朵检查每个和弦是否弹整齐。

找到自己在琴键上歌唱的发声方法,演奏者自然地追求在旋律的音列中使梯形的线条变得柔和,在句子开头凝聚足够的力量,节约地使用在旋律片段之内。

在乐句一开始类似歌手的准备呼吸,带来连续的声音的能量。如果因为没规律地带入新的呼吸将破坏乐句的平稳进行,演奏者演奏出只会是强迫的、不合逻辑的声音。

如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39号之5:

练习曲一开头便是带着激烈情绪的和弦及长的旋律线条,如果在开始之前没有呼吸的准备,很容易把这些乐句弹得有压迫感,甚至变成鸡飞狗跳的样貌。

钢琴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像拉赫玛尼诺夫拥有如此宽广的、连绵的句法。关于他的演奏的歌唱性,可以这样说,像高超一流的歌唱家拥有共鸣、力量和呼吸的旋律,在旋律中蕴含生动的丰满的声音。他的幻想能力、安排声音力量的手法,无一不体现出他特别的意味深长的分句法。

同时,拉赫玛尼诺夫的diminuendo在不少的乐谱中提到了很高的程度,有些甚至看起来是无法做到的,很难体现出自己少有的克制力,逻辑和声音的节制,在一句逐渐平静下来的上乐句里聪明地、合情合理地做出,而不丢失任何一个意味深长的细微差异。

正如拉赫玛尼诺夫著名的升c小调前奏曲的结束句,在同低音上构成的不同和弦营造出来的和声效果提示我们,即使到最后结束的所有音符,还要有明显的发声,并自然持续的声音衰减。这也要求我们要提前进行呼吸,不能因为连续的和声变化而扰乱呼吸及走向。因此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演奏的技巧和分句里深的呼吸显然是牢不可破地关联着的。

最后,拉赫玛尼诺夫特殊的分行符号,如第三钢琴协奏曲中a小调那段小节后,它的写法表达了他分句的特有的内容。

拉赫玛尼诺夫与众不同的方法使声音在松弛的诗意的部分融合,在其中不造成任何一个脱离和违反旋律进行的趋势。这种接近声乐的方法,为钢琴发声和演奏风格打开了演奏者使用内部感知的更多可能性。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商务合作联系 :QQ2327266922      关于我们       留言本  
版权所有:琴趣乐屋     技术支持:网站管理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2021007879号-1
友情链接:卓老师建站